農業相關新聞整理
|
研發成果報導 |
曾不看好 台稉9號卻熱賣20年(新聞來源:聯合晚報 2012/04/08) 發表台稉9號米的農委會台中農改場研究員許志聖說,台稉9號的特色是軟、香、黏、Q,農改場從民國70年開始育種雜交,直到82年命名問市;台灣多數稻米品種多半歷經10至15年,就會被市場淘汰,但台稉9號已經問世近20年,依舊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
太麻里伴手禮/洛神花產品多樣 牛軋糖也有(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4/08) 台東縣太麻里地區農會與在地洛神花農契作,多年來利用素有「女性紅寶石」之稱的洛神花陸續研發出各式、口感特殊的洛神花特產伴手禮,包括洛神花餅、牛軋糖、果醬、茶包、原汁等,是全台洛神花產品最多樣化的農會。
|
彩色海芋 種苗場成功研發(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4/08)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耗費十二年培育繁殖,研發兩款適合台灣種植的彩色海芋,命名為桃姬與香吉士,目前已開放授權農場種植,這兩種從荷蘭、美國與紐西蘭海芋雜交培育的新海芋品種,花色相當鮮豔,未來在平地農場內,或可見到宛如陽明山海芋盛開的美景。
|
打造富麗有機村 農友參觀農改場(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2012/04/07)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花蓮、宜蘭兩縣重點輔導有機農業及相關產業,並已設立四個有機村,六日花蓮最南的富里鄉五村共組的「富麗有機樂活聚落」農民,專程遠從富里包車到農改場參訪,實地瞭解花蓮農改場主要研究成果及有機水稻的栽培、米質檢驗等業務。 |
台農六號 早熟荔枝新品種(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4/07) 歷經十二年育種,農試所成功培育產期在三、四月的早熟荔枝新品種「台農六號」,所方表示,台農六號是北半球最早生產的荔枝品種,去年取得品種權 |
桃園農改場好米 變身婚宴禮(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2/04/06) 為推廣精緻好米,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地推出神農獎得主「新香米牡丹花開雙人枕頭」,內裝300公克當期獲獎經典好米,可作為婚宴回禮銷售。 |
金門養殖海帶苗 加工製健康食品(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5)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利用金門海域水溫較低的氣候條件,栽培採自中國大陸福建沿海的海帶苗,今年預估產量10萬公斤,除供應市場食用外,也與彰化中州科技大學簽約合作,萃取海帶多醣體及褐藻膠製作面膜和健康食品,堪稱環保又高經濟價值產業。
|
兩岸/台灣名品滬登場 強打台灣魚產(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2/04/05) 為期4天的「2012上海台灣名品博覽會」5日盛大開幕,這是台灣名品展首次在上海亮相,共有800家廠商參展。本次展覽新增了漁業館,農委會官員也隨團來滬推廣台灣魚產。 |
栽種葉用枸杞 每公頃補助5萬(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4) 農委會列為發展潛力雄厚的新興健康蔬菜葉用枸杞,農民在苗栗縣銅鑼鄉九湖地區試種成功,縣府農業處將推廣為特色作物,納入產銷輔導獎勵,農友可向各鄉鎮市農會推廣股洽詢。
|
國產牧草變身 寵物兔飼料新寵(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2/04/04)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利用在地生產的有機芻料,成功研發供應寵物兔的飼料,以代替進口牧草,不但新鮮美味,而且減少碳足跡。
|
烏來杜鵑復育 台灣原生杜鵑首次培育出種子苗(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4/03) 杜鵑花季已在全國各地綻放,不過,民眾欣賞的杜鵑多是外來種,台灣原生杜鵑卻受到棲地破壞,面臨絕種危機,農委會特生中心與嘉義大學合作,成功培育出台灣原生的「烏來杜鵑」實生苗,這也是台灣原生杜鵑中首次培育出種子苗,藉以復育,未來將可以面對環境與氣候的變遷。
|
水稻新品種「台農79號」耐稻熱病可減少農藥使用(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2012/03/27) 平地和山地均能種的新稻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結合山地與平地水稻品種,創造出優質新品種台農79號,其具有株型佳、米粒外觀品質優良、穗上發芽率低、耐稻熱病及高產潛能等眾多優點,在第一期作面對連續梅雨衝擊及抽穗期耐寒方面表現尤其突出,可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栽培風險,目前正進行試作評估各地適應情形與未... |
農委會人工繁殖水中金絲雀 獨步全球(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2/03/25) 繼成功繁殖小丑魚與藍倒吊後,農委會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又成功讓「金絲雀」在人工環境下自然產卵並生產種苗,技術獨步全球,未來將技轉民間產業利用。身上閃著金光的新箭雀鯛,被觀賞魚玩家暱稱為「金絲雀」,幼魚身上帶有鮮豔的鐵藍色橫條紋,散發出神祕的閃亮光澤,是水族市場具開發潛力之小型雀鯛。
|
堅持適地適種 護住一線樹脈(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21) 各地搶種櫻花,不過推動樹木保健及病蟲害防治的林試所副研究員傅春旭,卻甘冒大不韙的直言「 台灣中南部其實不適合」。要如何才能讓樹木「頭好壯壯」?傅春旭開的處方就是「適地適種」─只要是適合生長的地方,樹木自己就有良好的免疫力。 |
青草茶即溶包 原味喝得到(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3/18) 天氣漸熱,來杯青草茶美味又健康,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即溶包古早青草茶,方便民眾帶著走、隨時喝。
|
科技發展 |
南投信義鄉梅料理 新口味吃健康(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9) 「沒想到梅餐這麼開胃好吃」,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配合今天舉辦的梅子節系列活動,推出「龍愛台灣梅」並委託餐飲業者開發創新道地梅料理,遊客都說讚。
|
陳保基允諾 補助無臭環保肥料(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8) 陳保基昨天率農林漁牧及休閒農業等單位主管在大湖酒莊,與竹苗地區休閒農業組織代表及各鄉鎮市農會總幹事座談,陳保基表示,竹苗地區休閒農業資源豐富,包括休閒農業區、休閒農場、田媽媽料理班、農會等,發展成果豐碩,希望聽取地方意見,協助休閒農業輔導改進。
|
竹山養生白番薯富高營養嘗鮮要快(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2/04/07) 竹山鎮新品種養生的「西蒙一號白番薯」採收啦,它富含高營養,有助提高身體保健機能。農會總幹事陳伯三昨日表示,該主人吳姓農友同意於4月10日限量出售,有意訂購者動作要快。
|
作梅成功 南投梅子節 台中熱銷(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2/04/06) 又到青梅成熟時,年產量達一萬七千公噸的南投縣,每年三到五月,都會舉辦梅子節活動,大力推廣被日本人譽為鹼性食物之王的青梅,縣府農業處長陳朝旺今天(六號)率領南投,信義,水里,仁愛等農會,到台中市舉辦作梅成功促銷活動,吸引很多民眾到場品嚐 |
二崙良心豬農 以健康飼料養好豬(新聞來源:公視新聞 2012/04/06) 雲林二崙有一間養豬的牧場,為了要讓豬隻體內可以達到沒藥物殘留,業者從一開始、就在牧場旁邊蓋實驗室,自己培養乳酸菌、酵母菌這些,添在飼料裡面,大大降低豬隻腸子裡面的大腸桿菌,自己豬隻罕生病、自然就不用抗生素。
|
桂竹筍展售 大湖、南庄輪番登場(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4/05) 苗栗縣桂竹筍正當季,大湖地區農會7日、8日在大湖酒莊廣場舉辦展售活動,有桂竹筍料理品嘗、有獎徵答、藝文團體演出,並提供平價桂竹筍料理。
|
蓮霧荔枝結果 農民防蜂仔來亂(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4) 蓮霧、荔枝等果樹現在正值開花結果期,卻有不少農民反映最近東方果實蠅(俗稱蜂仔)也跑來湊熱鬧,讓成長期中的水果「如臨大敵」,高雄農改場呼籲,農民要加強防治,做好防範,以免蜂仔大軍進攻,破壞果物。
|
農糧署建構優質茶生產專區 發展地方特色茶產業(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2/04/0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為提昇國產茶品優質形象並建立衛生安全供應鏈,近年積極輔導具有行銷能力之製茶廠、農民團體或茶商與茶農契作,建構優質茶生產專區,推動生產標準化、品牌化及精緻化之茶品,建立以產製銷一體的營運機制。100年已建立12處生產專區,生產面積192公頃,所生產的皆是在地衛生安全優質好茶,民眾... |
杜鵑繁殖及農地復育並行(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2012/04/03) 中南部不少農地遭重金屬污染,農委會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瑞進已完成具環境適應性的在地烏來杜鵑有性繁殖術,規劃今年做吸附研究,明年投入農地復育。
|
鳳梨釋迦有如翡翠玉 外銷創新高(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2/03/31) 鳳梨釋迦果實有如「翡翠玉」般鮮綠,去年外銷超過5000公噸,創歷年新高,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天(31日)到台東「釋迦外銷專區」訪視時表示,透過專區的高品質管理,釋迦前景可預期。 |
珍稀黃花喜普鞋蘭 奇萊山區現蹤(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3/31) 台灣四種喜普鞋蘭之一黃花喜普鞋蘭,從一九二八年日本人瀨川孝吉採集第一筆紀錄後,中間一度有長達六十多年「消失」,未曾再被發現,之後才被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徐嘉君採集到第二筆,目前在奇萊山區雖有野生族群,然數量極為稀少,春季喜普鞋蘭進入開花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范義彬日前上山訪查,在山上只找到十幾株。... |
農田防蟲新招_種綠籬養天敵(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2012/03/28) 花蓮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林立,最近有聰明新發現,架籬笆有抗蟲害的效果,提供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民一項天然防蟲新點子。 |
觀賞魚重大突破 水試所以人工繁殖「金絲雀」(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2012/03/23) 觀賞魚產業又有重大進展!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成功以人工繁殖的方式,培育出水族界的明星魚種「金絲雀」,這是水試所繼人工繁殖「小丑魚」、「藍倒吊」兩種觀賞魚後的新成就。
|
葉稻熱病 農業改良場籲農友注意加強防治(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2/03/21) 近日氣溫多變,溼度高且夜間常多霧氣,局部地區已零星發生葉稻熱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加強防治,以防稻熱病蔓延發生,減少損失、確保收成。
|
天氣轉熱 黑角舞蛾幼蟲蠢動 三縣市發警報(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2012/03/21) 中部天氣逐漸轉熱,根據台中區農改場監測發現,會嚴重危害各類果樹的「黑角舞蛾」幼蟲,已在南投、彰化交界的八卦山、台中市部份山區果園孵化,呼籲果農強化防治,以防蟲害族群擴大,影響產量與收益。 |
台灣藜多元應用_好吃又好看(新聞來源:中廣新聞 2012/03/19) 分布在台東、屏東的排灣族及魯凱族原住民傳統栽培的作物台灣藜,由於營養豐富、色彩鮮艷,近年來在農改場的推廣下,被廣範使用在各式食品,甚至花海景觀也成功吸引觀光人潮。 |
種子保存解析/喚醒3萬年前種子 保種現生機(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3/18) 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永凍層發現3萬多年的種子,並且成功讓它開花,這是有史以來最古老的成功復育種子,有學者認為這代表現在的保種、復育工作對未來的重要性。近年來,各國越來越重視保種工作,我國農業委員會也設保種機關,保存作物和林木種子。
|
雲林搶種羅漢松 供過於求(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2/03/14) 雲林縣推動兩千六百公頃造林運動,民眾一窩蜂搶種造景用的羅漢松,迄今還大排長龍,農試所中埔研究中心主任許原瑞表示,北京奧運使羅漢松行情看漲,近年大陸已繁殖不少,台灣造林一公頃種一千五百棵,廿年後可能面臨不知做什麼好 |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抑癌抗病(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2/03/14) 台灣海域蘊藏豐富褐藻資源,經過學研單位動物實驗研究顯示,台灣褐藻醣膠不僅對於腫瘤具有抑制作用,最近研究發現同時對於腫瘤所引發的惡病質、糖尿病、骨質疏鬆等,初步證實具有改善作用。另外在自體免疫疾病及寵物疾病之臨床運用也有一定功效。此次研討會以不同觀點共同探討褐藻醣膠之研究成果,期望藉此『產、官、醫、研... |
利安農業造雲改善花卉栽培 建立台灣花卉品牌形象(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2/03/13) 利安生技公司以農業造雲計畫,建立台灣花卉產品品牌與品質形象,再逐步擴大到整體農業。這套計畫可以建立企業標準化作業模式,改善管理流程;建立數據化管理模式,改善花卉業長期以經驗栽培的方法,促進花卉業朝向科技產業發展。
|
商情訊息 |
穩豬價 擬於年底解決超養(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2/04/11) 為穩定豬價,農委會擬徹底解決超養問題,明天(12日)將與17縣市開會,由各縣市回報年度生產目標與在養頭數落差,並協商改善計畫,盼能於今年底解決超養問題。
|
創造5.4億美元商機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4/09) 2012年台灣名品博覽會,由上海首先登場,自5日起開展,昨(8)日結束,4天展期中,吸引25萬人次參觀,並造就5.4億美元商機,而首次參展的台灣漁業館,推出的虱目魚系列食品及各式魚丸都在閉幕前銷售一空,其中「花枝丸」更吸引上海人青睞,認為吃了會「花枝招展」。
|
黑鮪魚成投資首選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4/08) 日本料理以黑鮪魚生魚片、和牛等高檔食材征服全球美食界。這也讓日本投資者爭相把資金押注在這些農漁養殖業出口,以追逐7%的報酬率。
|
產業動態-農特產品展示中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4/08) 以經營推廣屏東精緻農業及販售農特產品伴手禮的「農特產品展示中心」,位於屏東縣農民教育休閒活動中心(H會館)內,這座全新的農展館已於4月7日開幕,潮州鎮農會極力推動,提供全台農、林、漁、牧銷售平台,協助農民行銷打入國際市場,期藉此將高品質、精緻的農特產品,推廣到全台、中國大陸及國際市場。
|
台灣名品博覽會 虱目魚搶灘上海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4/06) 台灣精緻水產前進上海閃亮登陸,以台灣虱目魚為主題的「2012年上海台灣名品博覽會」-台灣漁業館,即日起至8日展出,規畫透過靜態展示(售)多元虱目魚產品,與動態的試吃品嘗活動,期讓上海地區消費者實際體驗台灣虱目魚的美味與價值。 |
美國穀物供給將持續吃緊 德銀遠東:穀物價格漲勢未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4/06) 美國農業部公布種植展望報告與糧食庫存報告,竟成為帶動糧食價 格勁揚主因!德銀遠東DWS全球神農基金經理人劉坤儒表示,未來美 國穀物供給將持續吃緊,糧食價格將持續上漲。
|
溪湖溫室早春葡萄第一批外銷香港(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5) 清明節過後,又是彰化縣溪湖鎮的溫室早春葡萄成熟期,溪湖鎮農會總幹事陳嘉修和推廣人員,今天到產銷班班長蔡正義的葡萄園,了解今年第一批外銷香港的溫室早春葡萄採收和裝箱情形
|
台灣精緻水產前進上海(新聞來源:聯合晚報 2012/04/05) 「2012年上海台灣名品博覽會」台灣漁業館今天在上海開展,農委會漁業署表示,今年以台灣虱目魚為展示主題,透過靜態展示(售)多元虱目魚產品、試吃品嘗活動及廚師現場示範家常食用乾煎虱目魚肚等一系列活動,讓上海地區消費者藉由實際體驗台灣虱目魚的美味與價值,進而喜愛接受台灣虱目魚相關產製品,拓展中國大陸市場... |
穩定青梅產銷 糧署啟動措施(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4/05) 清明時節是青梅的採收季節,今年青梅生育期間受低溫影響,成熟期延後約1星期,近期已開始採收供產製脆梅。農糧署為穩定產銷,舉辦規劃辦理廠農合作,雙方以契約保障價格交易2260公噸,同時在產地與都會消費地舉辦手採梅促銷相關活動180場,目前青梅價格平穩,今年青梅產銷可望穩定。
|
農產走向國際 潮州展館墾丁開幕(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2012/04/03) 為了要推廣國內的農特產品,屏東潮州農會在墾丁蓋一座農民教育休閒活動中心,中心內附設農特產品的展示中心、這個月初七將要開幕,潮州農會希望藉由這座展示館,把台灣的農特產品煞就世界舞台。
|
糧食供需吃緊 搶搭農金產業順風車(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4/02) 市場預期季底美國農業部報告玉米、黃豆、小麥和棉花四大作物耕地面積總和將達2.4億英畝之上。然氣候因素仍將左右最終實際種植面積,如2011年原預期耕種面積可達2.39億英畝,但最終受密西西比河水患影響,實際種植僅2.36億英畝。
|
產業維新擬納農業服務業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31) 尹啟銘表示,他目前正在研擬「傳統產業維新方案」,這裡的傳產除了過去所講的製造業,還包括農業及服務業,過去農業及服務業都服務當地的顧客,但如果經過整合,也可以輸出。他表示,這項傳產維新方案還需要花半年的時間研究才會有實質內容。 |
三商光電 推LED水耕栽培法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20) 近來國內瘦肉精風暴,使得民眾紛紛轉向吃素,對於有機蔬菜需求亦大幅提昇。三商光電科技最新推出LED水耕栽培法,透過紅外線、紫外線等4種不同光譜照射,激發出微量游離電子波,可縮短植物50%的生長時間,達到快速收成、風味甜美之加成效果。 |
2012年國際蘭展創86億產值(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16) 2012年國際蘭展成果再創新紀錄;為期10天展期,共湧進參觀總人數超過26萬人,來自全球35個國家參與、外賓人數達3,100人,外銷訂單成長為86億元,大幅超越去年70億元總銷金額,同時台南縣市合併後,首次推出的蘭花文創商品,總銷售金額更高達70萬元。
|
焦點訊息 |
人工林疏伐 加強利用豐富生態(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2/04/1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發表研究指出,人工林如果進行適度疏伐,能改善林木生長品質,對生態環境有正面效果,砍伐的木材則可製成家具等物品,促進人工林的經營利用。
|
防疫 異地批次分離養法待普及(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2/04/11) 台灣畜牧業疫情頻傳,除施打疫苗,改善飼養方式迫在眉睫。其實農委會畜牧處已於民國98年推動異地批次分離飼養方式,加上施打環狀病毒疫苗,可提高育成率6%,但仍待普及。
|
南台灣洋蔥豐收 國人多採購(新聞來源:聯合晚報 2012/04/11) 每當恆春半島吹起落山風時,也是洋蔥豐收的季節。清明節後為高屏地區洋蔥產期,農委會農糧署為鼓勵大家多食用營養、可口又健康的國產優質洋蔥
|
遇見大未來 地球環境變遷特展(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4/11) 農委會林務局與國立台灣博物館經過一年籌備與策劃,推出「遇見大未來-地球環境變遷特展」,即日起至10月14日止
|
台灣米王 國人最愛台9號(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2012/04/09) 國人最愛吃哪種米?哪種米最好賣? 農委會委託全台二十一縣市米穀公會調查,結果顯示,在各式米品種當中,台九號米銷路最佳,最受國人喜愛;其次是台農七十一號米、高雄一三九號米,分列第二、三名。
|
農委會苗栗座談休閒農業願景(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2/04/09) 發展休閒農業一向是農委會的重要施政,目前正規劃的「黃金十年—樂活農業」也將休閒農業及農業旅遊列為重點工作,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到苗栗縣與休閒農業業者座談。
|
利潤高 稻農改種水蕹菜(新聞來源:民視 2012/04/08) 想省錢,有人在分隔島種菜,很多民眾也會選擇買當季蔬菜,省荷包,在台中大里地區,現在正值「水蕹菜」盛產期,雖然今年產量比較少,但因為利潤不錯,有不少原本種稻的農民,改種水蕹菜,甚至還有人乾脆廢耕,等著別人來租地。
|
野薑價慘跌 政府釋出救薑措施(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8) 台東鹿野生薑價格今年慘跌,如今又值生薑栽種期,但滯銷的生薑問題仍未完全解決。鹿野農會8日向農民轉通知農糧署建議,建議農民種植前先評估風險,不要再一窩蜂盲目搶種。
|
茶葉博士開課 300台大生選修 擠爆禮堂(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4/08) 「這堂課教你泡好茶、喝好茶!」台大園藝系教授陳右人在台大開了一門「茶與茶葉」,不但教導學生茶藝與健康,每週還會請學生喝茶,一學期可以喝到六、七十種各國名茶,吸引超過三百名學生修課,還要動用活動中心大禮堂才容納得下。
|
玉米免稅半年 養豬戶飼料省6億(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2/04/07) 國內豬價持續低迷,但國際玉米期貨價格仍維持高檔,養豬業者虧損壓力大。農委會昨表示,即日起至十月五日止,「機動」減免原本進價百分之五的進口玉米營業稅半年,等於全額減免。推估養豬戶半年內可省下六億元的飼料玉米開銷。
|
農委會防範農業技術外流以根留台灣(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2/04/06) 針對媒體報導「吳讚海南蓮霧 果農怨傷害台灣」乙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強調,台灣蓮霧主要栽培品種為粉紅色種(俗稱南洋種),至於冬季生產色澤深紅至暗紅之「黑珍珠」、「黑鑽石」及「黑金剛」蓮霧均為商品名稱,只是經民間就產期調節、肥培管理等技術持續改良的結果,由於該等品種係早期自東南亞引進,非國內育成之新品種... |
見證飛鴿傳「精」 畜試所細說百年(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2/04/03)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在50年代,人工生殖中心主任蘇祐明自創「飛鴿傳精」,用鴿子將牛精液送到養牛戶,進行人工授精,透過老照片見證歷史,都收錄在該所最新完成的「百年畜牧風華」書中。
|
戰略高手-開樹醫院 守護台灣山林(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21) 黃裕星說,林試所採取培育、保育和經營利用三大策略,希望能讓台灣的林木永續經營,還能透過活潑的互動方式,讓民眾因為了解而更進一步的愛護樹木。
|
彰化楊桃評鑑_72歲老農拿冠軍(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2012/03/20) 百果山區盛產楊桃,在中斷十年之後,縣府昨日再度舉辦楊桃評鑑,結果七十二歲的黃國年寶刀未老,以豐富的經驗種出碩大、肉厚、稜綠,糖度又高的楊桃,在廿八個參賽者中勇奪冠軍,他喜不自禁地為自己喝采!
|
陳冲:用雲端做好肉品履歷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15) 行政院長陳冲昨天接受電視專訪表示,未來擺脫美牛爭議,回歸基本面後,重點將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素質服務業,把海外的製造業以各種誘因吸引回台投資,並讓傳產注入環保、綠能及IT等新元素,仿效德國讓中小企業蓬勃發發達 |
養豬新制上路 陳冲:建立安全監視制度(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2/03/14) 行政院長陳冲13日在立院表示,將翻修食品衛生管理法,建立安全監視制度,訂定更嚴格檢驗標準。農委會要求養豬戶自今(14)日起必須切結證明上市豬隻沒有使用瘦肉精,未簽切結書的豬農將公布名單,預估拍賣價將比其他業者低3到4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