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新聞整理
|
研發成果報導 |
畜試所開發牧草炭化技術廢草變黑金(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3/04/16) 為解決廢棄牧草的問題,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研發不耗能源炭化技術,將廢牧草炭化為多用途的牧草炭及草醋液,可開發為健康農畜產業的有機資材,以及家庭用天然清潔用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歡迎有興趣的業者和該所洽談技術轉移。
|
妝點菊島綠意農改場開發爵床、地被植物利用(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4/06)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多年來致力於耐逆境植物種原的蒐集、開發與應用,期能利用含有「澎湖元素」的原生植物,改變菊島秋冬季一片枯黃的「宿命」。
|
農試所新技術菇類可增產兩成且又環保(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3/04/05) 菇類栽培每年可創造88億的年產值,是重要的農作物項目,以往農民都用「木屑太空包」來種植菇類,現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更環保、更能增加菇類產量的新方法「隧道式堆肥室內發酵」措施,可以讓菇類產量提高20%以上,農民收益每年至少增加30萬元。 |
台中農改場2號小麥種成功(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3/04/02) 今年農糧署推動休耕農田復耕,導致不少農民憂心一期稻作盛產價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昨天上午舉行台中選2號小麥新品種成功育成發表會後,場長張致盛率領研究團隊飛往金門,與金門酒廠和金門農試所共商推廣計畫。
|
台南區農改場發表洋桔梗新品種(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28) 台南區農改場發表兩個高品質洋桔梗新選擇,有白花「台南5號」、白紫花「台南6號」
|
雙色盆花火鶴國內首度育成(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3/27)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經歷6年研發,選育出盆花火鶴「高雄1號及2號」,並相繼取得品種權,是國內首次育成雙色盆花火鶴品種。 |
研發剝筍機楊大吉獲表揚(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24) 花蓮縣吉安鄉農會昨天慶祝農民節,表揚傑出農民,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楊大吉和沈聰明也接受表揚;會場還安排鼓陣、舞獅及歌舞等精彩演出。
|
農委會研發無毒生物製劑有成投入生產(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3/20) 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近年來投入「無毒生物製劑」的研發,希望能取代部分化學農藥、肥料的使用。農委會昨日表示,如今研發有成,將「單一菌」研發為具有3種功效的「無毒生物製劑」,為安全農業發展立下新的里程碑;同時,農委會把這項重大研究成果技術移轉給國內廠商,希望盡速商品化。
|
屏東彩椒農試種彩色小甜椒成功_果小甜度高_(新聞來源:中廣 2013/03/19) 一般市面上看到的彩色甜椒都比大人的拳頭還要大,現在,屏東有農民試種日本品系的小型甜椒,果型只有一般甜椒的五分之一,小巧可愛,果肉也更甜,由於一口剛好一顆,也被暱稱為「一口小甜椒」。
|
農業試驗所研發成功高效能誘蟲器用於穀倉不必噴藥(新聞來源:NOWnews 2013/03/18) 不必噴藥無殘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研發之發光二極體(LED)誘蟲器對稻穀倉害蟲穀蠹有極佳誘蟲效能,除了節能外,更具防逆逃設計,已獲得專利。利用此設備防蟲,不僅具高效能誘蟲效果,更無農藥殘留疑慮,未來穀倉害蟲防治時可逐漸取代藥劑防治,大幅提升國人食的安全性。
|
新苦瓜抗氧化可研製抗癌藥(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16) 行政院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新近育成小型苦瓜「花蓮4號」抗氧化力強,將量產保健食品,接著還要研製成抗癌藥。
|
農委會水試所復育海瓜子有成(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15)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海瓜子人工繁殖技術,最近有了突破性成果,已掌握量產相關條件,每噸水育成種苗由數百萬粒提升達數千萬粒,希望未來能協助台中市、連江縣等地方政府展開資源復育,以利海瓜子資源生生不息。 |
甘薯翻身可製成防晒隔離霜(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3/13) 搭配新技術,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非油炸甘薯片健康美食及防晒隔離霜。
|
高雄農改場新技術新品蝴蝶蘭受肯定(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3/13) 為了提昇臺灣蝴蝶蘭的國際競爭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開創蝴蝶蘭育種的新思維,利用蘭花遠緣雜交及胚拯救技術,將其他不同蘭花的優良特性,導入蝴蝶蘭,讓蝴蝶蘭的花色、香味能夠更奇特、更迷人。
|
國際蘭展花蓮農改場奪佳績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03/11) 花蓮農改場計畫性從事蝴蝶蘭雜交育種,今年將育成的新品種蝴蝶蘭送至九日在台南市開幕的「台灣國際蘭展」參賽,經國內外蘭花專家評鑑,其中Hualien Fairy Tales品種獲得新花組第二獎,Chida Sherry與代號H081品種則獲得第三獎佳績。 |
科技發展 |
農委會推廣種植1萬公頃飼料玉米(新聞來源:聯合晚報 2013/04/10)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硬質玉米 (飼料玉米)每年約進口400至500萬公噸,國產自給率不到1%,近期硬質玉米國際期貨價格居高不下,現正採收的硬質玉米每公頃總收入達12萬元,扣除成本後每公頃收益達超過7萬元。 |
農委會:苦茶粕不能當農藥(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04/09)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苦茶粕是苦茶種子榨油剩下的渣,過去曾有業者申請登記為農藥,但因對水生動物餘毒性較高,無法通過安全性及有效性評估,到目前為止,仍不屬於核准登記農藥。 |
堆肥場評鑑出爐 使用禽畜糞堆肥有保障(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3/04/08) 農委會長期輔導禽畜糞堆肥場業者的污染防治及品質管制,以提昇營運管理績效,自88年起每兩年辦理禽畜糞堆肥場評鑑,最近一次評鑑,參與之10家堆肥場均獲優等(名單如附)。該會將持續輔導業者,加強經營管理,提供優質堆肥品質。
|
禽流感/防H7N9 農委會加強監測(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4/07) 為加強防範中國大陸H7N9禽流感傳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7日表示,將持續加強監測,並呼籲國內畜禽業者做好消毒等自主防疫措施。
|
推廣安全金針_農民、消費者雙贏_(新聞來源:中廣 2013/04/05) 農糧署東區分署為了推廣安全金針加工技術,近期內將在產地的花蓮和台東兩縣,邀請專家學者講授金針產製技術及食品衛生法令的規範,希望藉此提昇國產金針市場產值,並保障消費者權益。
|
金門農試所推廣適釀高粱品種(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4/04) 為擴大栽植適合金酒公司釀酒的優質高粱品種,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舉行「成立兩糯1號高粱生產專區推廣會議」及「糯性高粱育種討論會議」,吸引金沙鎮4個雜糧產銷班60餘位農友參加,研商改善歷年推廣種植所面臨之困境,以期能透過相互合作及多項栽培試驗,為地區培育出高品質、製成率高之優良品係高粱品種,推廣農友種植,以... |
農改場力推種小麥活化耕地(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2013/04/02) 麥麥相傳,活化耕地!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為配合活化休耕地政策,積極進行小麥台中選二號種原的繁殖更新,也不斷引進及選育適合台灣環境的新品種,鼓勵農民種植。場長張致盛強調,種植小麥的收益,一定比休耕補助高。
|
整合農業訊息建置平台進駐全台7-11_(新聞來源:中廣 2013/04/01)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資料開放」與「資料加值」已經開始有成果出現,農委會今天宣佈與全台四千八百家7-11門市合作,將所有農業相關的資訊,例如休閒農場、農村住宿、餐飲、伴手禮等旅遊相關資訊,建置進入7-11的「ibon」機台,讓民眾隨時可透過它取得相關資訊。農委會指出,所有提供給7-11的農業相關訊息,... |
竹山白地瓜營養豐富助益健康(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3/30) 「竹山番薯尚介讚!」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另類的巴西西蒙一號白地瓜(番薯)卻鮮為人知。竹山鎮農會前總幹事陳伯三公開白地瓜的秘密表示,它含有豐富高單位維他命K及葉酸,對人體健康頗有助益。
|
全新口感農糧署推「米籽條」首度曝光(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3/03/30) 為推廣優質純米加工品及提升米食消費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於30日及31日一連兩天,在台北希望廣場辦理「米FANS大集合就愛純米」活動,現場有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及相關廠商展示展售純米製成的米粉,並邀請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穀研所)及加工業者,發表米食研發新產品-「米籽條」,更... |
農改場籲農民重視菜豆用藥安全(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24) 冬春季是南台灣菜豆盛產時節,病蟲害防治用藥稍有不慎,就會產生農藥殘留問題。
|
稻熱病蠢動花東疫情拉警報(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3/21) 花蓮縣玉里鎮三民及大禹地區部分田間水稻出現葉稻熱病斑,花蓮農改場發布疫情警報,提醒農民及時防治,避免疫情蔓延。
|
農委會培育觀賞蘆薈增產值(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3/03/19)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表示,蘆薈除可美容護膚、治療疾病及食用,已蒐集近21種繁殖翠葉及大葉蘆薈等,再培育成觀賞蘆薈,增加產值。
|
穀倉防蟲新利器LED誘蟲器(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3/17)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表示,已開發出LED誘蟲器,可讓穀倉害蟲飛蛾撲火,又沒農藥殘留問題,且省能源,將推廣至穀倉防蟲。
|
花蓮區農改場教導宜蘭柚農防蟲害(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13) 為了幫助農民提高柚子品質,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學者今天下鄉到宜蘭冬山鄉,教導冬山柚農如何防治季節性病蟲害,並分享各種合理化施肥的果樹生長情況,由於柚子品質會直接反應到價格,因此農民出席相當踴躍。 |
金門水試所授訣竅嘉義縣復育臺灣鱟(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3/11) 金門縣政府水產試驗所十餘年來在「鱟」的繁養殖研究、保育宣導與復育工作為國內業界翹楚,成效卓著。
|
歸來豆薯獲首張吉園圃標章(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3/11) 中央社11日報導,因為土質因素,歸來地區的牛蒡品質優於其他地區,10多年前,歸來就開始以牛蒡為農特產打知名度,8年前由今年獲神農獎的陳建行組屏東市蔬菜產銷第13班,與農民契作,並研發牛蒡茶等加工產品,歸來牛蒡近幾年打出知名度。 |
商情訊息 |
農場品牌經營 赴法取經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3/04/10) 台灣農業面臨轉型升級,繼農委會推出青年農民專案計畫後,「世界公民文化協會」也推出「法國時尚農業工作坊」,將於今年暑假率領15~20名青年遠赴法國,實務學習農場品牌經營與行銷,長期目標希望帶動台灣休閒農業觀光人次成長至少一成。
|
農漁會信用部逾放比續降__創十九年新低_(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04/09) 農委會今天公佈農漁會信用部最新的逾放比數據,到今年一月底為止,農漁會信用部逾放比率是1.49%,創下十九年來的最低。統計顯示,逾放比率低於1%的有188家,其中的46家逾放比率甚至是0,放款品質極為良好,顯示有不少農漁會信用部營運能力及獲利狀況都很不錯。 |
屏東農科納自經區 招商熱(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3/04/08) 經建會宣布屏東農業園區將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後,正吸引業者卡位,該園區主任黃金城表示,近期已有上市櫃如崇越科技、F-龍燈,以及觀賞魚大廠芝林表態進駐,正規劃擴區百公頃迎接新波投資熱潮到來。 |
新品種火鶴花進軍日市場拓展花卉外銷商機(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3/04/05) 火鶴花長期以來受到國人的喜愛,節慶、活動、祭祀等各種不同的場合,都會見到火鶴花的身影。農委會高雄農改場研發多年培育出兩種火鶴花盆花新品種,一種有著像海芋一般的花型,另一種是花苞片上滾上亮綠色的滾邊,相當美麗動人,且花期很長、適應台灣氣候,被視為國內火鶴花的明日之星,也被外銷業者相中,未來有機會進軍日... |
贏日本__德疫苗大廠選台設中心(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3/04/05) 全球第4大動物疫苗廠羅曼將來台設亞洲中心,農委會分析,由於台灣在法治、地點、技術及人力薪資等方面都符合條件,進而取代日本成為在亞洲設廠的首選。
|
去年茶出口值、量雙創新高 (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3/04/02) 台灣茶去年出口成績,再傳捷報!農委會農糧署2日表示,台灣茶去年出口量3,125.82公噸,出口值3,623.54萬美元,雙雙寫下歷史新高,年增率分別為11.74%、16.54%。
|
壽豐鄉農會提升技術全面推廣有機(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3/03/31) 花蓮縣壽豐鄉在91年間開始推動有機農業,目前全鄉有機栽培的面積,將近105公頃,是全國知名的有機鄉鎮,近年來更將技術提升,將一級產業透過加工技術,推升到二、三級,全面推廣健康的有機產品。 |
自由經濟示範區___農委會推動觀賞魚、茶等產業_(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03/28) 政府力推「自由經濟示範區」,農委會方面因應示範區的推動,陸續盤點具有發展潛力的農產業價值鏈,並已跟業者積極徵詢,未來力推的潛力產業包括觀賞魚、茶、農業生產資材、動物疫苗、生物性肥料等等。農委會也在規劃政策配套,希望吸引外資及國內大型企業進駐示範區投資,擴大台灣農產品行銷國際的契機。 |
農業加值打造出口品牌(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3/03/28) 農業加值產業是自由經濟示範區內選定的優先示範產業,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27)日表示,希望藉由農業價值鏈的建構,透過進口境外物料到區內加工,打造出口品牌,讓台灣農業加值,破除各界對台灣貿易自由化會衝擊台灣農業的觀念。 |
兩新品種洋桔梗亮相深具外銷潛力_(新聞來源:中廣 2013/03/27) 優雅美麗的洋桔梗,近年來很受到國人喜愛,外銷日本市場更是年年創下佳績。不過,國內現有的栽種品種比較不耐熱,農委會台南農改場花費多年時間進行改良,成功培育出兩種比較耐熱、適合台灣氣候,且花型、花色更別緻的洋桔梗。農改場極為看好兩個新品種未來在日本市場的外銷潛力,可望為花農創造更多收益。 |
陳保基:經濟示範區納農科園區(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3/03/26) 行政院預計27日討論自由經濟示範區方案,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證實,農科園區將劃入,讓既有園區農企產值增加經濟示範區價值。
|
101年農貿逆差縮減蘭花毛豆石斑建功(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2013/03/20) 台灣農業雖然發達,但農業貿易仍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尤其是民國100年農業貿易逆差金額,甚至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01億美元,主要是來自穀物進口,在國際大宗穀物價格波動下,對我國農業貿易影響很大,不過農業貿易逆差在去(101)年縮減6億美元,降至95億美元。
|
養蘭技術佳品種權概念待提升(新聞來源:中央社商情網 2013/03/11) 花蓮從事蝴蝶蘭育種的農友技術一把罩,不過對於品種權的概念較為欠缺,花蓮農改場積極宣導期盼農友維護自己的權利。
|
農科園區打造倉儲物流中心(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11) 農委會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新建倉儲物流中心,擁有齊全的軟硬體設施,一次到位的完整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可享進出口通關保稅與租稅等優惠,累積至去年底已有78家企業進駐,較前年增加15家。 |
焦點訊息 |
硬質玉米需求大農糧署推廣(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4/10) 去年國產硬質玉米種植面積約5千公頃,今年農糧署推廣面積倍增目標為1萬公頃,選定彰化、雲林、嘉義及台南地區17個重點鄉鎮,農糧署長李蒼郎昨天下鄉說明,他強調,國內硬質玉米需求量大,沒有銷路問題,農民二期可以補申報契作種植。 |
禽流感/探疫禽農委會派人赴陸(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4/10) 行政院衛生署中長期考慮派人在大陸駐點觀察,目前大陸H7N9源頭是謎,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黃國青表示,本週將派兩位專家前往大陸了解動物疫情。
|
因應禽流感農委會:避免餵鳥(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4/09) 截至昨天傍晚為止國內已有36名疑似病例排除感染H7N9,但仍有4人待驗,預計檢驗結果10日就會出爐;另外,農委會也針對國內禽鳥場、寵物鳥、養豬場及後鳥排泄物監測,皆未檢出H7N9病毒。 |
農委會輔導畜禽業做好自主防疫措施(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4/04) 為因應H7N9流感疫情,農委會同步加強各項防疫整備,除請相關單位加強緝私外,並輔導國內畜禽業者做好防鳥及消毒等自主防疫措施。其中,養雞數量占國內半數的家禽業者,已連續兩天針對大型養雞場進行消毒,全面落實防疫機制。
|
農委會訂全民喝茶日推廣「新茶文化」(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4/02) 喝茶不是某些人的專利,「茶文化」強調時尚流行﹗曾經得過金樽盃國際調酒大賽冠軍的元培科技大學學生,在2日的記者會上,以創意花式調酒的方式,舉手投足搖茶甩杯,表演創意調茶,傳達年輕人喝茶正是流行文化。
|
小麥育種成功_歡迎栽種_提升糧食自給率_(新聞來源:中廣 2013/04/02) 小麥製成麵食已成國人第二主食,因國內總產量還不及需求量千分之一,導致國際發生糧荒時常造成各類麵食也跟著大幅波動,經台中區農改場成功培育多元小麥品種成功後,結合活化農地政策,將可提昇糧食自給率,協助穩定糧價。
|
農機用油免徵營業稅憑證享優惠(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4/01) 農委會農糧署昨日表示,4月份農機用油持續免徵5%營業稅,並辦理農機用油漲幅補貼,柴油每公升補貼1.1元、汽油每公升補貼0.6元,請農民持農機使用證與免稅油憑單購油,即可享受補貼優惠。
|
農委會_輔導青年種田去(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3/03/28) 上班族薪水低,又得擔心被裁員,讓愈來愈多年輕人決定當農夫,看準這股潮流,農委會昨(28)日宣布推出青年農民專案計畫,鎖定18歲到45歲青年,第一波遴選100名,2年內派出陪伴師一對一輔導,讓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就能穩定經營。
|
農委會:創意農業轉型年輕人有機會(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28) 台灣茶應該提高到國際食品安全的標準品質,才能推銷歐美日韓等市場。農委會輔導處長曹紹徽在28日「吉時從農、青春逐夢」專案發表會上表示,農委會除了輔助年輕人加入農業的行列外,也會繼續以各種補助來幫助農業轉型。會中也介紹鼎豐製茶廠的農家子弟第2代劉涵文,他從嘉義大學園藝研究所畢業後,便立志要將家傳事業推上... |
農委會專案輔導助青年轉行務農(新聞來源:農委會專案輔導助青年轉行務農 2013/03/28) 為了鼓勵更多青年回鄉務農,農委會推出青春逐夢計畫,這次不是給錢,而是以個案陪伴的方式,每年選出100名青年農民,提供產銷經營的輔導、以及低利貸款,來從事農業經營,參加的青年農民說,這個計畫幫助他們得到專業的技術,十分有用。
|
台商棄百萬年薪回台當農夫(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3/03/28) 為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農委會今天公布「吉時從農、青春逐夢」專案,今年將遴選100名青年,提供為期兩年、一對一的專案輔導,並提供技術指導、設施設備與低利貸款,協助年輕人投入農業初期站穩腳步。 |
興大成立睿茶產學聯盟培育製茶專才(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3/03/27) 由國立中興大學號召組成的「興大睿茶產學聯盟」3月27日舉辦成立大會,邀集國內主要的產茶農會、茶商公會、茶業業者與茶改場等單位共同簽署產學聯盟,系統化地培育製茶師、泡茶師與品茶師,建立起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茶產業人才培訓機制。 |
養蘭技術巴拉圭向台灣取經(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3/03/21) 巴拉圭農牧部長高多依(Rody Godoy)當地時間20日上午特邀中華民國駐巴國大使劉德立共同視察「蘭花產業發展及組織培養種苗繁殖計畫」預訂地。
|
植物工廠展6月光電周登場(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3/03/20) 2012年首度於台北國際光電周開闢植物工廠專區獲熱烈響應,今年主辦單位光電協進會(PIDA)獲得台灣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農漁畜牧LED應用產業推動聯盟、中華植物工廠協會等單位支持,並在農委會、中研院、台灣經濟研究院指導下,規劃首屆「台灣植物工廠展」;目前參展廠商包含光茵生物科技、均旺能源、野菜工房... |
特農區將開放「種電」 農委會支持(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3/03/14) 核四爭議引發台灣各界對再生能源的重視。根據內政部檢討中的非都市土地許可使用細目,將開放「特定農業區」設置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施,但每筆農地不論大小,「種電」面積最多只能660平方公尺。
|
農委會:全力維護漁民權益(新聞來源:軍事新聞網 2013/03/12) 我國與日本第二次漁業會談預備會議,今天在日本東京舉行。農委會漁業署長沙志一表示,此次會談仍以「確保漁民在賴以生存的執法線內作業」為談判主軸,全力維護漁民權益;政府代表在會談過程中,不僅會捍衛我國主權,也會保護漁權,既定的立場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