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新聞整理
|
研發成果報導 |
幾絕跡的白鶴蘭後慈湖飛舞再生(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4/06/25) 白鶴蘭是台灣原生種蘭花,但因為平地過度開發,近年來幾乎絕跡。農委會桃園農改場花了10年時間,透過育種方式復育成功白鶴蘭,並和桃園縣政府風景管理所合作,種植在後慈湖邊,民眾到後慈湖旅遊,就能看到美麗的白鶴蘭隨風搖曳生姿的美景。 |
生物防治新招東方果實蠅「袋」著走(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4/06/23) 東方果實蠅為臺灣果樹的重要害蟲,繁殖力強且全年發生,會危害多種水果,農民防治不易常造成經濟損失,是鮮果外銷上一大障礙。 |
高雄農業改良場育種純橘色系蝴蝶蘭陸續問世(新聞來源:新網新聞網 2014/06/22) 台灣素有「蝴蝶蘭王國」的美譽,為了再強化台灣蝴蝶蘭的競爭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利用蘭花遠緣雜交及胚拯救技術,將萬代蘭的橘色基因導入蝴蝶蘭的育種,創造出特有且迷人的純橘色蝴蝶蘭屬間雜交新品種,開創橘色蝴蝶蘭育種的新頁。 |
夏天嚐鮮!「夏雪、蜜雪」報到(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4/06/19)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天上午在農改場舉辦芒果新品種「夏雪」、「蜜雪」觀摩會,講解新品種栽培管理要點、關鍵病害管理技術,並到試驗果園實地觀摩。 |
荔枝冷鏈初級場協助農民拓展海內外(新聞來源:人間衛視 2014/06/19) 台中市太平區農會,4年前在農試所技術指導下,以「冷鏈法」,讓荔枝保鮮從4天延長到21天,成功外銷到國外,日前農業局和太平區農會,在興隆山區舉行冷鏈法的記者會,同時介紹荔枝和竹筍大餐,農業局副局長,太平區長,太平區農會理事長,總幹事等人出席,見證了冷鏈法的新技術。 |
中區農改場水稻防治觀摩合理化施肥成本降低收穫量高(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06/18) 稻熱病是水稻一期稻作最重要的病害,如何精準即時的進行預防性施藥是決定防治成敗的關鍵,臺中區農業改良場18日在彰化縣竹塘鄉五庄村水稻稻熱病防治示範區舉辦觀摩會,依照農改場指示進行合理化施肥的農民林璟翔說,以前施肥過多時使得稻穗容易倒伏,現在進行合理化施肥之後,不但成本降低,病蟲害機率也降低,收穫量反而... |
「苗栗2號」稻米不易倒伏飯更軟Q(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18)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市農會昨推廣「苗栗2號」稻米種植,並發表研發加工米粉及米麵條,口感比一般米粉、麵條軟Q,與會人員嘗鮮都稱讚! |
夏天嚐鮮!「夏雪、蜜雪」報到(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6/18)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天上午在農改場舉辦芒果新品種「夏雪」、「蜜雪」觀摩會,講解新品種栽培管理要點、關鍵病害管理技術,並到試驗果園實地觀摩。 |
「苗栗2號」稻米不易倒伏飯更軟Q(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06/18)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市農會昨推廣「苗栗2號」稻米種植,並發表研發加工米粉及米麵條,口感比一般米粉、麵條軟Q,與會人員嘗鮮都稱讚!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防治作物絕症-青枯病及萎凋病技術公告專屬技轉(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06/16)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致力於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發,目前已完成「生物農藥用之液化澱粉芽孢桿菌BaPMB01菌株量產暨應用技術」之研發,該技術經長期田間試驗後,已確定針對作物絕症「青枯病」與「萎凋病」具有優異的防治效果,能夠大幅降低病害發生,延緩病勢進展。高雄場已上網公告本技術的專屬技術移轉相關事宜... |
台橘色戀人蝴蝶蘭王國創新頁(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06/15)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公布,成功運用蘭花遠緣雜交及胚拯救技術,研發出幸福洋溢的純橘色系蝴蝶蘭,於英國登錄為「橘色戀人」品種,為台灣「蝴蝶蘭王國」創新頁。
|
純橘蝴蝶蘭 新登錄3品種(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4/06/15) 蝴蝶蘭缺乏橘色基因,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藉由遠緣雜交及胚拯救技術,導入萬代蘭的橘色基因,創造出純橘色的蝴蝶蘭新品種,已獲50餘個含萬代蘭橘色基因的蝴蝶蘭屬間雜交組合,繼2012年在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成功登錄「橘色戀人」品種,近日又獲RHS審核通過完成「橘色女孩」、「橘色灰姑娘」、「橘色維納斯」等... |
中區農改場研發晚腐病防疫 大幅提升葡萄採收量 (新聞來源:台灣好新聞報 2014/06/13)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新研發「提早套袋減少用藥」的晚腐病防疫技術,13日到溪湖葡萄專業區舉辦觀摩會幫助更多農民降低損失,葡萄收成受到氣候影響的因素甚大,日前豪雨不斷的影響,造成葡萄晚腐病疫情,果農李炎說,接受農改場葡萄晚腐病防治技術的輔導,不但大幅降低9成的晚腐病農藥,且葡萄採收量高達8成以上。
|
台中、二林開發蕎麥副產品搶攻伴手禮市場(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6/11) 本土雜糧─蕎麥,也能製成保健膠囊?農委會台中改良場育有普通蕎麥台中1號、3號及5號等品種及韃靼蕎麥台中2號,具高產、優質且適應性廣等特性。台中改良場利用蕎麥植株製成蕎麥株袋茶,並結合薏仁等食材開發內含蕎麥薏仁水果脆片、養生粥和養生粉的「蕎花益壽」禮盒,另利用蕎麥萃取物,研發出蕎麥保健產品生產技術,成... |
番石榴新品種"高雄2號珍翠"初登場(新聞來源:新網新聞網 2014/06/08) 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介紹新育成的番石榴新品種「高雄2號珍翠」,是該場歷經10年努力所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其果肉厚、糖酸比佳、且口感細緻、清脆,尤其在夏季,較目前主流品種「珍珠拔」表現明顯優越,經過多方評估後,決定命名推出。 |
簡易乾燥加工柑橘經濟價值提升(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6/03) 柑橘供過於求時有所聞,台東農改場研究出簡單的加工方法,讓農民可以輕易將鮮果變成果乾或果粉,做成餅乾、糕點等,提升柑橘類水果經濟價值。
|
香甜大粒 「早大荔」荔枝早熟搶市(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03) 芬園鄉果農楊耀煌今年栽培出新品種荔枝台農7號「早大荔」,不僅每顆果實接近50公克,且香甜多汁又比一般黑葉荔枝早3星期上市,期待能靠高品質荔枝賣出好價格。 |
溫室培育162種洋桔梗 推選美競賽爭花后(新聞來源:人間衛視 2014/06/02) 在日本,常被做成新娘捧花的洋桔梗,最近也在台南,掀起了一陣風潮。因為當地,推出花的選美競賽。評審得從162個新品種裡,選出花后,包含有紫白色,相間而成的桔梗花,還有邊邊,帶點粉紅圓點的新品種,各種奇妙搭配,也讓民眾大開眼界。
|
省電保花青素發芽米術技轉(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5/31)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費時2年,開發出發芽米有機加工技術,省水電、保留更多花青素、發芽率穩定,可提供健康與美味兼具的米食新選擇,洽談技轉廠商生產銷售中。 |
162種洋桔梗選美 白色重瓣封后(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05/26) 台南農業改良場昨邀請花農、種苗業者與出口商,為近年來培育出的162種洋桔梗進行評選,不管是鮮豔的紫色、粉嫩馬卡龍色或特殊漸層色,每朵花爭奇鬥豔的綻放,彷彿選美大會一般,令人目不暇給。 |
科技發展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6/19示範生產高級夏雪與蜜雪芒果技術(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6/24)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為展現近年來芒果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改進的成果,於6/19在場內舉辦「夏雪」及「蜜雪」芒果新品種栽培管理技術要領觀摩會,內容強調果實套袋及關鍵病害整合管理技術,並到該場試驗果園實地觀摩及品嘗果品,期望農友藉由技術改進,生產出高級的夏雪與蜜雪芒果;同時也邀請授權業者說明新品種推廣策... |
台東農改場開課傳授族人知識技術(新聞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4/06/24) 這是在小米身上,發現的露菌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長條白點還會捲縮, 之後長出來的小米,就會像亂髮般畸形,因為今年初開始,台東氣溫低又常下雨,小米露菌病大量出現,農業學堂第一天小米課程,農改場就教農民如何防治。 |
田埂種菊科避害蟲護稻成效佳(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6/23) 花蓮農改場由國外引進生態系統服務概念,於田埂種植菊科植物,變成害蟲天敵的棲息場所,藉此保護水稻,在東海岸測試後成效頗佳,成為全國以生物防治護稻的首例。 |
力挽紅藜文化土坂青年致力產業(新聞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4/06/22) 吳正忠積極尋求銷售通路之外,更希望帶動部落青年,創造部落產業,而紅藜具有的高營養價值,台東農改改場表示連美國太空總署也積極研究成為太空食品。 |
稻熱病好發期台東農改場辦防治觀摩反應熱烈(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6/21) 忽冷忽熱的天氣,是稻熱病的好發季節,農委會台東農改場舉辦「水稻稻熱病防治示範觀摩會」,有上百位農友參加,現場反應熱烈。 |
中區農改場鼓勵種植旱作 溪州舉辦釀酒高粱田間觀摩(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06/20) 配合政府於黃金廊道鼓勵種植旱作,臺中區農業改良場20日在溪州鄉試驗田舉辦「釀酒高粱地方試作田間示範觀摩會」,介紹高粱品種並輔導農民栽培技術,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說,在高鐵沿線栽培旱作作物如高粱、玉米等,可讓高鐵沿線層下陷地區獲得改善。 |
預防稻熱病苗農改場推合理化管理(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6/20) 前陣子連續降雨加上持續高溫,苗栗區農改場擔心,稻作病蟲害增生,特別舉辦稻熱病防治講習,以合理化管理,希望降低因氣候變異引起的稻作病害。
|
光電結合農業LED植物工廠夯(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2014/06/19) 光電產業和農業也能送作堆!第23屆「台北國際光電週」17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亮點包括植物工廠、生醫光電、3D列印、穿戴式醫療裝置與奈米科技,其中植物工廠呼應綠能經濟與氣候變遷趨勢,展出植物生長燈、水耕設施、檢測和環控節能系統等設備,相當吸睛。 |
防稻熱病抽穗前5天施藥最有效(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19) 稻熱病是一期稻作最重要的病害,台中區農改場昨天在竹塘鄉五庄村舉行稻熱病防治觀摩,研究員廖君達提醒農友,防治稻熱病,精準及時的預防性施藥才是決定防治成敗的關鍵。 |
防稻熱病抽穗前5天施藥最有效(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06/18) 稻熱病是一期稻作最重要的病害,台中區農改場昨天在竹塘鄉五庄村舉行稻熱病防治觀摩,研究員廖君達提醒農友,防治稻熱病,精準及時的預防性施藥才是決定防治成敗的關鍵。 |
高樹鴨稻米 賣到缺貨(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16) 高樹鄉鴻旗有機休閒農場2期「鴨稻米」預計24日插秧,鴨稻米年產量約6噸,常賣到缺貨。農場主人許哲榮說,加入種稻的小鴨正搭乘火車南下,會先讓小鴨適應環境,等時間一到,就派牠們下田幫忙種稻,任務是吃福壽螺、飛蛾等害蟲。 |
田裡彩虹!彩虹玉米璀璨閃爍(新聞來源:民視 2014/06/15) 田裡有彩虹,這是夏季特有的美景,原來是苗栗縣通霄鎮的農米,栽種彩虹玉米成功,現在正值採收期,像紫色寶石璀璨閃爍,玉米口感又甘甜,深受消費者喜愛,供不應求非常搶手。艷紫色的玉米粒,璀璨的光芒像是寶石一樣,看了真想高高掛起來當裝飾品,捨不得吃下肚,味道甘甜,果粒即使過熟,也不容易變質,口感能維持在最佳狀... |
台中農改場研發葡萄新套袋 9成防治晚腐病(新聞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4/06/13) 極端氣候,讓葡萄「晚腐病」危害更加嚴重,危害農民收益;經台中區農改場積極進行田野實驗,終於研發出「提早套袋、減少用藥」的防治新技術,具有九成以上防疫率,減少噴灑農藥、降低生產成本,讓食用葡萄更安全。 |
創先例三星上將梨評鑑納果園管理(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11) 三星上將梨即將採收,本月底陸續上市,三星地區農會因應食安問題,每年舉辦的品質評鑑,今年首次納入「果園評鑑」項目,邀請專家幫消費者把關病蟲害防治、肥料使用狀況等,創全國之先例;為防止其他梨種魚目混珠,也將推出「產地認證」。 |
純橘色系蝴蝶蘭陸續問世(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06/11) 為了再強化台灣蝴蝶蘭的競爭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栽培出純橘色蝴蝶蘭的新種,開創橘色蝴蝶蘭育種的新頁。
|
苗栗縣國產龍眼蜂蜜評鑑劉旭明奪得特等獎(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2014/06/11) 苗栗縣103年國產龍眼蜂蜜評鑑比賽,全縣共五十九位養蜂產銷班員參加,競爭激烈,參賽蜜經國家蜂蜜甲級標準檢驗,並由評審品評色、香、味後,評選出特等獎一名由劉旭明獲得、頭等獎彭鎮松等廿九名養蜂農戶獲得。 |
二林豐水梨評鑑梨農有機栽培水梨清甜口感(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06/10) 彰化縣二林不僅盛產葡萄、火龍果等農特產,產期只有1個月左右的平地豐水梨現階段也進入採收期,為了推廣最新鮮的在地水果,二林鎮農會10日舉辦豐水梨評鑑會,經過中區農改場場長高德錚等專家鑑賞,班員吳彩琴的梨作勇奪比賽冠軍;另外獲得第2名為陳燕逢、陳文仁;第3名是詹金錠、傅精用、陳水來。 |
中秋逢白露「宜蘭柚」剪枝盼早收(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06/09) 柚子的主要採收期約在「白露」前後,但是,今年中秋與白露剛好在同一天,恐影響柚子銷售,宜蘭縣冬山鄉農會輔導柚農首次嘗試透過修枝、施肥調整柚子採收期,預估應該可提前2周上市。 |
正港非基改300公頃種黃豆(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09) 台灣進口黃豆99%基因改造,在國外被歸類為飼料級,國人卻是長期食用,對健康恐產生不良影響。市府農業局推廣種植黃豆與黑豆,今年計畫種植300公頃非基改黃豆,局長許漢卿表示,希望打造「台南黃豆黑豆才是國產好豆」品牌形象。 |
青年農夫/玉荷包用粒算「型農」飆業績(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09) 為鼓勵年輕人返鄉,高雄市農業局積極將「型男」打造成「型農」,協助年輕農民開發創意農產品。宜蘭縣新開辦的「農民銀行」也搶手,已有八人申請加入。 |
夏季木瓜大又甜品嘗趁現在營養又健康(新聞來源:新網新聞網 2014/06/08) 木瓜是週年生產的熱帶水果,每年5至9月是盛產時期,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在炎炎夏日,多多選用當季盛產的國產木瓜,品質好、風味佳且物美價廉,營養又健康。
|
農委會研發珍翠芭樂果肉厚糖度高(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14/06/06) 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宣布,研發10年,經4位同仁育成的番石榴新品種「高雄2號-珍翠」,果肉厚、糖酸比佳,可望為番石榴產業再添市場競爭力。
|
防東方果實蠅 農改場推區域共同防治(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6/04) 釋迦、肚臍橙都是台東高經濟果樹,但常因東方果實蠅叮咬果實造成損失,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推動「東方果實蠅區域共同防治」,助理研究員許育慈昨天指出,太麻里鄉推動共同防治一年,今年五月比去年同期測得的蟲口密度降低六成以上,顯見大家一起在果園懸掛「甲基丁香油誘殺劑」策略奏效。 |
嫁接高手葉來成 推廣水蜜桃(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04) 鹿谷鄉果農葉來成,年輕時曾隨農耕隊到馬拉威,指導當地農民耕作;而一身農藝絕活,讓他成為果樹嫁接高手,最近他鼓勵農民種植台農夏蜜2號水蜜桃,因為在平地就可栽培,希望未來成為觀光果園。 |
亞蔬中心推新品種南瓜可對抗南瓜病毒(新聞來源:人間衛視 2014/05/29) 位在台南善化的亞蔬中心,在日前舉行了蔬菜育種觀摩會。在會中是發表了最新培育出來的5種抗毒素病南瓜,同時還邀請到了專家學者,以及種苗公司、和農民朋友們,一起來評鑑,要選出最好的品種來推廣栽種。
|
太保溫室甜瓜掛牌 「獨生子」有履歷(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5/29) 為提升農業的競爭力,嘉義縣推動農民建立精緻品牌農業,昨天上午在太保「農勤一番」溫室植栽高品質甜瓜「甜姐兒」,強調無毒農法,每株只保留一顆甜瓜,預定今年8月上市。 |
商情訊息 |
6家新兵 今登創櫃板(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4/06/27) 櫃買中心表示,奇多比、亞洲基因、華上生技、纖米、早安健康及昱程等6家,於今(27)日登錄創櫃板,正式登錄創櫃板公司累計達25家。 |
透過APEC 搭建科技研究交流平台 (新聞來源: 工商時報 2014/06/26) APEC(亞太經合會)是連結全球21個主要經濟體的區域經濟組織,因此,要搭建與各國連結的科技研究政策對話的交流平台,不可忽視APEC這個場域,藉由APEC旗下各會議、對話、論壇、工作小組、政策夥伴關係及專家小組等全面推展與各國間的技術交流合作。 |
茶葉盒設計賽 挖掘台灣創意能量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4/06/25) 由鹿谷鄉農會主辦,逢甲大學工學院協辦,並由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與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丘紀堇助理教授主持執行之「鹿谷鄉農會茶葉盒創意包裝設計競賽-鹿谷之美」,6月12日在逢甲大學工學院舉行頒獎典禮。 |
纖米機自動販賣機 白米現買現輾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4/06/25) 新科創櫃版纖米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完成第一次籌資作業,預計6月底登陸創櫃版,由纖米公司獨家開發設計「纖米機」,已獲台灣與中國大陸專利。該公司與台糖公司、台灣農會、農民合作,採購當季最新鮮的稻穀,加上稻穀不得進出口,透過「纖米機」自動販賣機,稻子即可現買現輾,為消費者提供100%品質精良的台灣本地米,不摻... |
台灣好農 創產銷雙贏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4/06/23) 扮演為家人挑選安心食材最佳好夥伴的角色,御食公司打造的台灣好農農業服務平台(www.wonderfulfood.com.tw),嚴選各地有機蔬果食材,以獨特的會員預購消費制度,透過網路與宅配,成功的在農友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合作與信賴的商業模式,為產銷創造雙贏,也為台灣好農快速在網購市場打響品牌形象。 |
朝陽科大推廣精緻農業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4/06/23) 朝陽科技大學與台灣有機生活協會於6月20日至21日共同舉辦「2014海峽兩岸精緻農業論壇」,除了邀請兩岸推廣精緻農業代表與會之外,並規畫9大精緻農業與樂活休閒主題,安排有機農場、山地部落精緻農場、植物工廠及都市農場參訪,深入探討如何推動有機、精緻、無毒的農業環境。 |
亞大菇類中心環控年產值上億(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06/17) 亞洲大學在6年前成立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由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亞大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主持。林俊義表示,菇類研究中心進行研究栽培台灣難種菇類,包括白木耳、舞菇、竹笙、猴頭菇及杏鮑菇。 |
台中荔枝高接梨外銷新加坡(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06/10) 台中市新鮮荔枝及高接梨今年首櫃啟運外銷新加坡,副市長徐中雄今天表示,新鮮荔枝以「冷鏈法」技術保存,國外也可嘗鮮。 |
焦點訊息 |
台東一期稻農災145公頃(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23) 台東地區近日受到連續降雨影響,經過縣府及各單位評估,稻米受損面積約145公頃,受損程度約20%,金額約200多萬,縣府農業處將以專案方式,爭取農民補助。 |
忽晴忽雨傷香瓜彰縣府勘查(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23) 彰化地區最近忽晴忽雨,造成部分鄉鎮香瓜損失約五成,彰化縣政府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昨天到場鑑定,若統計後全和美鎮香瓜受害總計達20%,會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報請農委會專案補助。 |
綠竹筍盛產新北筍王爭霸戰(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6/20) 綠竹筍進入盛產期,新北市政府為了讓更多筍農互相交流,特別舉辦綠竹筍評鑑大賽,吸引了台北各地區70位的筍農參加,競爭激烈,而今年的竹筍特別甜,獲得甜筍王的黃清泉,種出來的綠竹筍甜度高達7.2,幾乎就跟水果一樣甜!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顏勝雄:「要先把它的汁榨出來,就可以測出來它的糖度有多少。」拿著甜度計... |
蓮花小黃薊馬密度高恐危害產量(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19) 台南區農改場今天表示,目前正值蓮花盛開期,近來發現小黃薊馬密度正逐漸升高,因小黃薊馬蟲體細小,喜歡躲藏在縫隙間,蓮葉在未展開前,最適宜其躲藏及危害,常造成展開之新葉皺縮。當薊馬密度高時,蓮蓬也會受害,導致葉片褐化、捲曲,影響蓮子的產量及品質,為確保蓮子之收成,請農友注意並加強防治。 |
連續下雨又高溫台東釋迦染炭疽病(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4/06/19) 台東釋迦夏期果正值授粉期至中果期,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李惠鈴指出,因上週連續大雨、近日又連續高溫,各產區已陸續發現釋迦感染炭疽病,建議農友做好田間管理、降低損失。 |
忽晴忽雨南投荔枝染露疫病(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19) 南投市荔枝栽種面積達750公頃占全縣一半,其中最大宗的黑葉種已進入盛產期,產地批發價每台斤10到18元左右,不過在農友忙碌採收之際,受最近忽晴忽雨影響,部分荔枝染患果實露疫病,市公所呼籲果農加強防治。 |
北區綠竹筍賽大溪簡麒麟奪魁(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17) 北區綠竹筍冠軍在大溪!桃園區農業改良場,17日於台北分場舉辦「北部地區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桃園大溪筍農簡麒麟首戰奪魁,他那如「水梨」口感、甜份的綠竹筍,擊敗來自新竹以北26鄉、鎮、市共100位參賽筍農。 |
花火節尾聲澎縣辦蘆薈之夜(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16) 2014澎湖海上花火節即將進入尾聲,澎湖縣農會擴大舉辦蘆薈之夜活動搶搭順風車,主打最夯蘆薈產品,現場農畜特產美食攤位歡喜迎賓,吃著瓜果享受煙火真過癮。 |
捨大陸高薪3碩士林口當有機農(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06/12) 碩士畢業的謝祥文、張文棟和陳坤峯放棄大陸高薪工作,回林口種植有機蔬菜,預期大豐收的南瓜,產量因連日大雨只剩300多顆,甜度還沒期待的好,但粉絲團仍按讚捧場搶購。 |
巨大口蘑野菇 百歲阿嬤稱奇(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6/07) 魚池鄉民賴廷賀及大雁村長謝棟漢,5日在《中國時報》所捐建的魚池國小校前綠地發現超大野菌;本報記者拍照並前往特生中心請教專家的同一時間,有民眾跑到現場搶摘;謝棟漢救回部分殘塊,供奉大廟並附上解說資料,讓庄民認識此特殊菌類。 |
水果何時吃/胃不好飯後吃想減肥飯前墊胃(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06/01) 這也是造物者特殊的安排,在對的時間吃對的水果,也就是台語所說的「對時」,這正是水果的時間密碼;水果應該飯前吃或飯後吃?應該大口咬還是切丁細嚼慢嚥?其實只要「痛快」有何不可? |
台東栽種有機小米價格破百創新高(新聞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4/06/01) 結實累累的小米穗被風吹動,搖曳著美麗弧線,台東金峰鄉拉冷冷部落的魯凱族人,透過彼此換工互相幫忙,族人臉上洋溢著小米豐收的喜悅。 |
南屯麻芛體驗營重現麻繩編織(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5/31) 台中市南屯區公所31日在寶山里籃球場舉辦「跟著鯪鯉咖咖賞古味、食麻芛系列活動:一日農夫體驗營」,台中市副市長徐中雄帶領民眾一起體驗如何用麻芛梗編麻繩,他也稱許南屯老街昔日是台中第一街,此地生產的麻芛營養價值高,也成為在地文化特色。 |
木瓜盛產 品嚐正是時候(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4/05/30) 中南部盛產的木瓜在5月至9月進入盛產期,正是物美價廉的時候,台南農改場呼籲消費者可多採購,可補充營養又省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