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新聞整理
|
研發成果報導 |
蝦兵蟹將來幫忙 種出芭樂好滋味(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4/10/30) 海裡的蝦兵蟹將如何成為陸地上番石榴果樹的好幫手?原來透過處理蝦、蟹殼而來的甲殼素,結合木黴菌製成的微生物製劑,能促進番石榴根系發育健全,使植株可充分吸收土壤中之養分及水分,有助於品質提升。
|
第一個用「分子輔助選種技術」的陳榮坤博士_水稻雜交(新聞來源:公民新聞 2014/10/22) 每項技術都有其演進歷史,只要追隨先人的足跡,再狹窄的山路也不愁、安心愉快地前進。但是先人的足跡到某處必定會中斷。往後的崎嶇山路,只有勇往直前,和過去揮別說再見,從此面臨和孤獨奮戰的關鍵時刻。當前方發現獨木橋,必需設法渡過,沒有先人足跡,除了自己思考渡橋的方法之外,別無他途。創新的技術道路沒有讓人輕易... |
多納部落特有黑米-高雄陸選育23號(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4/10/21)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為多納部落選育黑米新品系「高雄陸選育23號」,目前在部落的發表會上,族民們都紛紛表示有興趣試種。該場日後將提供優良稻種,並舉辦栽培技術講習輔導,協助黑米產業重建,促進部落經濟發展。
|
非基改黃豆台南10號 高產抗病(新聞來源:中央日報 2014/10/16) 消費者食安觀念強化,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16日發表非基改黃豆「台南10號」,非基改就能做到高產量、抗白粉病,且蛋白質含量高於商用、達41%。
|
改變臺灣甘藍生產模式 中區農改場耐熱甘藍栽培示範觀摩(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10/08) 推廣新育成之耐熱甘藍臺中2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在彰化縣竹塘鄉五庄村大湖路旁試驗田舉開「耐熱甘藍新品種臺中2號田間栽培示範觀摩發表會」,並介紹本品種特性與栽培要點,推廣上市後將可提供國人夏季更優質之平地生產甘藍,並改變臺灣甘藍生產模式。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胡瓜新品種~高雄3號「夏青」(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10/06) 行政院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年推出適合在夏季栽種的胡瓜新品種-高雄3號 (商品名:夏青),於2014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亮眼登場,即深獲參觀民眾的喜愛。本品種果長11~13公分,果寬2~3公分,單果重約80-109公克,短小筆直,外型優美,不同於目前台灣常見的小胡瓜,且其口感脆甜、嗜口性佳,... |
耐高溫高麗菜品種「台中2號」農民讚好(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10/03) 台灣夏季高溫,不適合高麗菜生長,產量少,不僅價格貴森森也不好吃;台中區農改場新改良的高麗菜品種,繼幾年前育成「台中1號」後 ,近期又育成耐高溫的「台中2號」,今天上午正式發表,受到農民歡迎。 |
台東農改場研製施肥撒布裝置 高效率低成本(新聞來源:中廣新聞 2014/10/03) 為有效解決果園人工施肥作業耗時費工的問題,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成功新的施肥撒布裝置,可以幫助農友大幅提升施肥效率。 |
水果甜不甜 紅外線可測試(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2014/09/29) 果實甜度往往影響售價高低,因此果農採收時都會進行糖度檢測,但傳統測糖方式須挖出果肉檢測,容易因取樣誤差而造成甜度落差,為此,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別研發「掌上型非破壞糖度計」,不但不用挖出果肉,且準確度高,經濟又方便。
|
高雄農改場表現優異 屢獲農委會獎項(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9/24) 103年度農委會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管理及運用獎助案評選,高雄農改場的研究成果及研發管理績效受到肯定,共榮獲傑出技術移轉菁英獎,優質農業研發管理單位獎,智財權保護運用獎等3項大獎,成為所有評比單位的最大贏家。
|
台中農改場3春石斛蘭品種 驚艷(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9/24)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花費10年成功孕育的新品種春石斛蘭「台中1號新夢幻」、「台中2號紅雀」與「台中3號金島」,今天正式亮相,場長林學詩說,該3種新品種春石斛蘭是台灣首創,也已通過審查取得品種權。 |
科技發展 |
農委會引進天麻栽種原的栽培與利用(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24) 「天麻」是國內常見中藥材,台灣每年自中國大陸進口4到6萬公斤,但品質參差不齊、價格波動大。農委會桃園農業改良場最近引進天麻種原,並建立天麻繁殖栽培體系,盼能盡速推廣天麻中藥草促進產業發展。 |
夜盜蟲好發時節可為害數十種作物(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10/22) 台南區農改場今天發布「夜盜蟲」高密度警訊,田間常見的夜蛾類害蟲有斜紋夜蛾及甜菜夜蛾,在每年10 至12月間大量發生,目前雲嘉南地區田間族群密度平均捕捉蛾數斜紋夜蛾約160隻,甜菜夜蛾約60隻左右,且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夜盜蟲為雜食性,可危害多種作物如葉菜類、茼蒿、落花生、田菁、毛豆、豌豆、大蒜、青蔥... |
非基改黃豆 台南10號賣相更好(新聞來源:台灣醒報 2014/10/16) 又香又醇的豆漿,在未添加糖份的情況下,竟能讓濃郁的豆香味四溢。新品種非基改黃豆「台南10號」,有著更高的產量、富蛋白質,對白粉病也有抗藥性,為農委會目前主要推廣的品種。它也沒有消費者最詬病的黑色「種臍」,而是呈現飽滿的黃色,預計最快將於明年上市。 |
胡瓜新品種「夏青」 鮮食烹煮兩相宜(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4/10/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今年推出適合在夏季栽種的胡瓜新品種-高雄3號 (商品名:夏青),於2014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亮眼登場,即深獲參觀民眾的喜愛。本品種果長11~13公分,果寬2~3公分,單果重約80-109公克,短小筆直,外型優美,不同於目前台灣常見的小胡瓜,且... |
防炭疽病 大湖推草莓高架育苗(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4/10/06) 苗栗縣大湖草莓聞名全國,但草莓苗育苗期間常受到炭疽病影響,造成莓農損失。為防止炭疽病蔓延,大湖地區農會推廣改採高架育苗,盼能遠離易受病菌污染的土壤,提高草莓苗存活率。 |
新北山藥 評鑑年度優質山藥(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10/06) 2014新北市山藥節系列活動「山藥評鑑大賽」於3日上午在雙溪區公有零售市場2樓如火如荼展開,新北市是有名的原生種山藥產地,山藥品質優良,口感Q彈,有鑒於此特別辦理「山藥評鑑大賽」,增加本次2014山藥節系活動的精采度。主辦單位廣邀新北市各路種植山藥好手,一同參加這次比賽,現場比賽氣氛,可說是相當緊張... |
戀豆100天 新化社大開課學種豆(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05) 不想再接受有化學肥料及除草劑的大豆,台南市新化社區大學開辦「戀豆100天」課程,動機是從1杯豆花到自釀醬油,決定自己種有機本土豆子;台南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吳昭慧受到社大精神感動,一路陪伴指導,社大員工陳惠玲說,實際下田才知道辛苦,但更懂得珍惜食物。 |
首屆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 8組冠軍產地揭曉(新聞來源:新網新聞網 2014/10/05) 首屆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結果出爐,總共有8個台灣知名稻米品種的冠軍產地揭曉,分別是「高雄147號的高雄市大寮區」、「台稉2號的台東縣池上鄉」、「台稉8號的宜蘭縣五結鄉」、「台稉9號的彰化縣竹塘鄉」、「台南11號的桃園縣桃園市」、「高雄145號的桃園縣八德市」、「台農71號的桃園縣楊梅市」、「桃園3號的... |
台東網路農場再升級 堅持給消費者健康安心的農產品(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10/03) 食品衛生問題層出不窮,如何安心購買,已成為迫切課題。由農民及農會良心經營,由台東縣府嚴格把關的「臺東網路農場」,堅持提供健康、優質農產品,在這波食安風暴中逆勢成長,截至今年1日線上販售額已達384萬元,銷售成績相當亮眼,縣長黃健庭歡迎消費者多多選購台東優質、健康安全的農產品。
|
胡麻開花農改場提防範胡麻疫病(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02) 台南地區胡麻陸續進入開花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今天提醒農友,注意胡麻疫病及細蟎的發生,以確保收成。農改場表示,疫病好發於高溫高濕季節,病原菌藉由雨水飛濺傳播感染,胡麻生長全期均可危害。 |
台東農改場杭菊病蟲害防治(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10/02) 菊花茶清香好喝,杭菊花也是台東縣重要的特用作物之一,不過近年來因傳出混到中國杭菊、驗出農藥殘留,影響銷售,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今天舉辦「杭菊病蟲害防治」說明會,希望農友一起提升杭菊品質。 |
中部水稻進入抽穗期 農改場籲農防治飛蝨類及瘤野螟(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09/29) 中部地區水稻已陸續進入抽穗期,彰化縣二林、秀水、花壇等地之水稻田已可在稻叢基部發現褐飛蝨及白背飛蝨之成、若蟲聚集危害,並於田間出現較大量的瘤野螟成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29日呼籲農民,即日起加強水稻飛蝨類及瘤野螟的防治,避免對水稻生產造成危害。 |
益菌堆肥 仁愛萬豐村有機蔬菜增5成(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4/09/24) 仁愛鄉萬豐村推動有機農業逾二十年,農民須使用有機肥料,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別協助研發有機益菌堆肥,不僅減少蚊蠅孳生,改善生活環境,也改善土壤提升有機蔬菜產量約五成,近幾年來也不受食安風暴衝擊,產品穩定透過有機實體店面與家戶宅配銷售,成為偏遠部落的「綠金」產業。 |
商情訊息 |
兩岸漁業協議 陸委會:將從資源養護納協商(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10/24)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早在聽取海巡署報告後表示,簽署漁業協議有助穩定兩岸漁業及海域秩序,請陸委會、農委會納入兩岸協商議題進行評估。陸委會下午回應, 將從「兩岸漁業資源養護」的角度希望納入未來兩岸協商的議題。 |
吉園圃轉型QR Code 將追蹤至生產者(新聞來源:中黃 2014/10/23) 代表蔬果用藥安全的吉園圃標章已使用20年,農委會宣布將在2019年6月全面退場。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天(23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受訪時表示,吉園圃代表農藥殘留須合乎國家標章,是最低門檻,只有60分,未來轉型為QR Code追溯系統,將可進一步追溯生產地,提供消費者70分的安心。 |
虎尾農機展萬人尋寶 老外下單(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19) 2014全國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昨天起一連3天在虎尾農博生態公園旁盛大登場,來自全國250家農機廠商聚集展售,從修剪枝葉的剪刀到賓士級的超大農耕機、溫室統統都有賣,第一天吸引數萬人潮,不少農民揪團選購,連老外都來下訂單。 |
紫黑米養生夯 彰化溪州種植面積倍增(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4/10/17) 〕「我是紫黑米,但我不黑心!」很多人以為紫黑米是整顆內外都是黑的,其實只有表皮是黑的,裡面則是白的,但消費者常誤以為買到的黑米,是用一般白米去染色的。專家說,這誤會太大了! |
埔心芭樂減產2成 每斤破30元(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10/14) 芭樂、芒果、葡萄是彰化縣埔心鄉最重要的三項特產,今年因為夏季雨水少,芭樂外皮色澤均勻、脆度也佳,但因夏季日夜溫差小,甜度雖略低但更清脆風味佳,產量也受天氣因素影響掉了兩成,價格則因量少而上揚,每台斤超過30元。 |
新農業崛起 生技創投夯「農業生技」(新聞來源:ETtoday 2014/10/04) 過去七年,促成二十三家公司上市櫃的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今年特別設立了「新農業」獎,這項殊榮頒給了以鳳梨酥闖出一片天,深受國際好評的「微熱山丘」!這也肯定了創辦人許銘仁,以創新模式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
|
區域經濟整合 農委會:台農產品有競爭優勢(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10/04) 政府積極推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天(4日)表示,由於台灣農產品具有特色及新鮮等優勢,因此即使台灣未來加入區域經濟組織,也不用擔心國際競爭。
|
休耕地種仙草有補助 保價收購(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03) 國產仙草自給率不高,大多還是從國外進口。彰化縣二水鄉農會總幹事蔡文琳表示,種仙草可領農糧署活化休耕地的補助,還有企業保價收購,若農田管理得當,收益比種稻還好,鼓勵農友種植仙草。 |
農地轉移 可望仍享農保(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02) 老農津貼請領門檻今年七月提高到農保年資十五年,農委會著手讓農保及老農津貼接軌社會保險。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表示,將研擬讓六十五歲、農保年資十五年的老農,可在轉移農地後繼續保留農保資格,保障老農權益並活化農地。 |
農糧署推廣契作 國產仙草拚「自足」(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10/02) 國內「仙草」有4分之3仰賴進口,農糧署為提高國產仙草自給率,輔導泰山公司與二水鄉農會契作栽種,2日舉辦觀摩活動時,泰山企業強調國產仙草品質優,如果推廣順利,2年內就能100%採用國產貨。 |
陳保基:830項陸農產品不開放(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10/01)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天答覆國民黨籍立委黃昭順、李慶華質詢時重申,不會開放目前禁止進口的83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也不會開放美國使用萊劑的豬肉輸台。 |
「吉時從農、青春逐夢」,第2屆專案輔導青年農民遴選開跑囉!!(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2014/09/29) 為協助青年穩定經營農業,農委會於去(102)年推出「吉時從農、青春逐夢」專案,遴選青年農民並提供2年專案輔導,讓其於從農或創新經營初期穩健成長,得以擴大規模或朝創新加值發展,今(103)年10月將受理第2屆專案輔導青農遴選之報名申請。歡迎有意申請之青年,於10/1-10/21向該會漁業署及各區農業改... |
關西仙草聞名 香皂.面膜上市闢商機(新聞來源:臺灣新浪網 2014/09/24) 盛產仙草聞名的新竹縣關西鎮,每年產量占全台市場8成以上,也開發即溶仙草、仙草茶等多項加工食品,桃園農改場和關西鎮農會更利用仙草清涼天然的特色,研發出仙草香皂和面膜等美妝產品,希望增加仙草的附加價值,提升農民收益。
|
焦點訊息 |
台南「2014毛豆節」 毛豆食品種類多樣化(新聞來源:人間衛視 2014/10/23) 2014台灣毛豆節的活動,將在十一月於台南舉行。除了會首次發表,農會最新研發的毛豆月餅跟毛豆酥之外,還會推出一系列的周邊活動,邀請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
郵政商城 挺小農、做公益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10/23) 為推廣優質農產,扶植臺灣在地小農,中華郵政「郵政商城」推出「關懷農產行銷」並結合公益活動。 |
漁業署首度辦優質石斑魚競賽 屏東縣4人獲獎成果豐碩(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10/22) 臺灣石斑魚繁養殖技術聞名全球,漁業署今年首度舉辦「全國優質石斑魚」競賽,以冷凍石斑魚為評比標的,43組參賽者經過香港名廚等9位美食專家就料理前後之外觀、氣味、肉質等進行評選,最終評鑑出5組特優及5組優良產品,其中屏東縣有4人獲獎,還包括內埔鄉的宏益冷凍食品公司等4名名額,屏縣卓越養殖與加工技術合作,... |
雲林縣10/18~20日舉辦2014全國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新聞來源:yam天空新聞 2014/10/19) 2014全國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於昨(18)日正式在雲林縣虎尾高鐵特定區(農博生態公國旁)展開,除有全國各地近250家廠商共同參與,活動舞台更全天候備有表演節目及有獎問答活動。 |
官民推廣非基改黃豆 有志一同(新聞來源:中央社 2014/10/19) 任何食安議題,民間總引據歐盟標準提出主張,黃豆分級與基改標示也不例外,官方則多採美方觀點;儘管雙方再陷對立,實務作為頗為一致,都在擴大非基改黃豆的栽種與食用量。 |
農村美食料理強化經營行銷 臺東辦研習(新聞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4/10/09) 強化田媽媽班產品特色及提高區域農村婦女申辦田媽媽班意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7日及9日在該場區域教學中心2樓會議室辦理2梯次「103年度發展農村美食料理計畫~強化經營管理與行銷研習」,臺東縣轄內各鄉鎮公所、農會、田媽媽班、社區發展協會及民宿業者參與極為踴躍。
|
蔬菜當孩子養 財務協理樂當農婦(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10/08) 40歲黃麗惠原是上市公司財務協理,擁台大EMBA學位,今年5月褪去套裝,改穿T恤、牛仔褲,跟著中年轉業的丈夫林聖智,一同在蘆竹老家耕耘有機農場,至今每月生產6000公斤蔬菜,還吸引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到場參訪。 |
螢火蟲爭光 我將辦國際年會(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10/06) 台北市文山區永建生態園區復育螢火蟲有成,半年來當地螢火蟲種類從3種增至6種。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志工、台北護理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加雄等人,日前赴美參加2014螢火蟲國際年會,分享個案,獲各國好評,成為下屆國際年會主辦國。 |
「農產品特展」陳保基表揚冠軍得主(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2014/10/0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鼓勵消費者支持國產農產品及獎勵生產好米得獎農友,特於昨(4)日上午11時於臺北圓山花博園區爭艷館,辦理「鮮享在地 農騰台灣-2014農產品特展」開幕暨「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頒獎典禮。
|
農糧署推台灣好米 創意加值(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10/03) 國人飲食西益西化,造成稻米食用量連年下降,去年每人僅吃44.96公斤,創10年新低;農委會農糧署今起至5日在舉辦農特產品展,推廣米食成為重點,現場還展出米冰淇淋、米泡麵、米卡龍等米製商品,業者也發現,國內接連發生食安風暴,讓不少民眾自己煮飯,連帶使市售小包裝米逆勢成長一至兩成。 |
花蓮農糧署東區分署長 交接(新聞來源:聯合報 2014/10/03)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王長瑩退休,由46歲的陳啟榮接任,農糧署長李蒼郎專程到花蓮監交,稱讚王長瑩在花蓮3年多,「是4個分署中最讓我放心的地方」,新任分署長陳啟榮年輕、學歷佳,李蒼郎期許新任分署長能更疼惜在地農業與農民。 |
契作仙草 收益好(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4/10/02) 農糧署、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與二水鄉農會今天舉辦仙草栽培田間示範宣導會,邀集彰化、台中、南投、雲林等地農民參加,二水鄉農會總幹事蔡文琳表示,仙草不只能提供給業者做仙草蜜,還能做成燒仙草、仙草雞,而且有泰山企業每公斤70元保價收購,收益還可以比種稻還好,若一分地半年可以收成一千公斤,就有7萬元收入,去年農... |
鮮食熱炒兩相宜 胡瓜新品種~高雄3號「夏青」(新聞來源:上下游News&Market 2014/10/02)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今年推出適合在夏季栽種的胡瓜新品種-高雄3號 (商品名:夏青),於2014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亮眼登場,即深獲參觀民眾的喜愛。本品種果長11~13公分,果寬2~3公分,單果重約80-109公克,短小筆直,外型優美,不同於目前台灣常見的小胡瓜,且其口感脆甜... |
有機農產農藥檢測值農委會擬規範(新聞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4/10/02) 農委會推行農村再生第三年,希望活化農村,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去年開始和產業界結合,推出許多產品,挹注農民生活,有機農業也是許多小農活化農村方式,農產品要農藥零檢出。但現在食安風波加上汙染物質隨時都可能飄到有機農業土地上,立委認為要農藥零檢出不太可能。 |
東方果實蠅防治宣導會 台南登場(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4/09/29) 台南市東山區是台灣栽種柑橘類的重要產地之一,然而卻受到東方果實蠅侵害,使得柑橘產量降低、果實賣相不佳,造成農民極大損失。對此,台南市議會議長賴美惠體恤農民辛勞,特別召開「東方果實蠅防治宣導會」,針對東方果實蠅防治問題,邀集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等單位及近百位果農面對面探討,一起討論並提出相關解... |
蜂群崩潰症候群?蜜蜂急性中毒?(新聞來源:Yahoo奇摩新聞 2014/09/29) 時序入秋已是茶花盛開時期,蜂群喜好聚集於產茶區採集花粉,蜜蜂因採集花蜜、花粉致發生農藥中毒時有所聞,並常與蜂群崩潰症候群(CCD)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