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083期 (2016/02/24 發佈)
設備資材
栽培量產
品種
農業相關新聞整理
豬瘟新檢測法 慢性豬瘟及早發現
2016/02/17 大紀元
家畜衛生試驗所宣布研發出豬瘟病毒ELISA檢測套組,檢驗時程從3天縮短為半天。農委會副主委黃國青說,豬瘟發生率已極低,但檢驗加速可讓潛伏性、慢性豬瘟更早被發現。
南瓜新品種問世 菊島之華適合外銷
2016/02/16 yam天空新聞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研發出新品種南瓜「高雄1號」,商品名「菊島之華」,有栗子南瓜口感,果形扁圓,適合做成冷凍南瓜塊,外銷日本等國外市場。
神奇!「黃豆跳舞機」撿黃豆 省工省力
2016/02/16 聯合新聞網
農民種黃豆總有大小顆粒和美醜,過去都用人工撿黃豆,費時、費工,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黃豆初級選別機,推出後農民反應熱烈,更獲選為行政院「消費提振措施」中農機補助機型,讓農民耕作時更省力。
畜試所拚E化 替實驗用小豬編QR code
2016/02/14 ETtoday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台東種畜繁殖場宣稱,為使國家醫藥研究領域精準掌握動物個體履歷資訊,已將動物個體履歷資訊連結編製成QR code、置於動物供應證明文件內,可供醫學研究單位作為實驗研究、生醫使用;畜試所指出,該作法將使醫療單位更精準掌握動物個體履歷,讓實驗生產供應、生醫研發更能無縫接軌,有助促進國家醫藥...
放手野生軟絲 水產所養殖成功
2016/02/03 上下游News&Market
素有「海中變色龍」稱號的軟絲是一年生的海洋生物,每當公軟絲和母軟絲交配、產卵後就會雙雙死亡,隨著海洋資源枯竭,有澎湖漁民反應野生軟絲越來越難抓。幸運的是,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費時2年,今年成功研發出軟絲的「完全養殖技術」,目前預計先在海中放養2000尾,水試所有信心明年產業化,造福養殖漁民。
台灣生技研發有成 農委會水試所榮獲國家新創獎
2016/02/01 yam天空新聞
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組成的「褐藻產業應用研發團隊」,針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研發成就更是耀眼,尤其在病後輔助調養上,近年研究成果非常豐碩,屢屢登上國際權威的醫療學術期刊;該團隊不但將此成就成功推上國際舞台,且於近日榮獲第12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國內首支寵物草 狼尾草台畜草6號
2016/01/30 聯合新聞網
委會畜產試驗所育成的狼尾草台畜草6號,因應小型寵物市場越來越夯,鹹魚翻生,通過命名審查推廣為國內第一支寵物專用牧草品種,並與草編業者結合開發為「乾草玩具」,適合小型兔、鼠等寵物市場。
新型木黴菌抑制病菌 提高植物存活率
2016/01/29 HiNet 新聞社群
植物要成長茁壯,除了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之外,微生物益菌也很重要,台中農改場研發新型的木黴菌,不僅能對抗多種有害病原菌,做成有機液菌肥,還能促進植物成長提高產量,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新興生技農業。
小米機械播種機 省力好操作
2016/01/27 臺灣新浪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於臺東縣金峰鄉歷坵村舉辦「小米有機栽培機械播種示範暨與民有約座談會」,透過講解小米有機栽培技術以及該場研製之小米機械播種機,並進行實地操作,提供農友參考應用,參與的56位農友反應熱烈。
好油不要浪費! 畜產試驗所創新「鴨經濟」
2016/01/26 自由時報電子報
被稱為「甲等之鳥」的鴨子是重要食材,其實鴨油是很好的油脂,可取代豬油,農委會畜產試驗所開發出成功的提煉技術,將原本烹調後常遭丟棄的鴨油優質化,運用到餐桌料理上,風味十足,創造新的經濟價值。
生物科技突破 農試所研成中草藥劑克服火鶴花黑死病
2016/01/26 風傳媒
生物科技大突破!火鶴花一旦感染細菌性葉枯病,農民束手無策,損失嚴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廿六日發表,選取對植物病原菌具抑制作用的中草藥材,藉由萃取與配製程序成功開發一種中草藥植物保護製劑,並經研究人員與農民實際於田間驗證防治火鶴花炭疽病與細菌性葉枯病的功效良好,有助增加農民收益。
拖拉機也自動駕駛!日本發力IT農業
2016/02/16 日經中文網
日本企業正相繼開展推進農業IT(信息技術)化的嘗試。生産農業機械的久保田1月19日推出了可完成無人耕作等的自動駕駛拖拉機。而日本另一家農機生産企業洋馬則計劃於近期開始利用小型無人機進行土壤測定。
葡萄園LED光照好省電 3年就回本
2016/02/12 中央通訊社
還在用傳統螺旋燈泡嗎?工研院團隊開發出適用葡萄園夜間燈照LED燈,可節省7成電費,3年就回本,還有助於採收的葡萄甜度集中、大小一致。工研院下一波將鎖定台東釋迦園推動。
酒糟蟲做飼料 台大教授創新養雞
2016/02/04 加拿大星島日報
台大教授何國傑退而不休,在故鄉金門推廣吃高粱酒糟蟲長大的當地純種土雞,期待這種仿效法國經典美食布列斯雞(Bresse Poultry)飼養條件,符合食安標準的海島土雞,搖身一變成為「金門奇雞」。
廚餘轉換堆肥 清大生用科技改善農業
2016/02/02 聯合新聞網
「永續農業是未來趨勢!」
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博士生許又仁是南投子弟,常接觸農業,他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將廚餘垃圾轉換為生物多樣性堆肥,兼顧環保,也讓農作物更有營養,完成以科技改善農業的夢想。
零藥物、零抗生素、純天然飼料 艾弗式開發養殖新技術
2016/01/28 中時電子報
從京都議定書,到去年的巴黎氣候協議,都宣示著,人類對於大自然,一定要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艾弗式養殖新技術,7年前就針對全球食安與環境汙染議題,研發新技術與品管系統,完全符合2016年開始的無抗生素產業新趨勢。
陸資最大海外併購! 中國化工收購瑞士農業巨頭先正達
2016/02/19 ETtoday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近日宣布將以430億美元(426.418億瑞郎,約台幣1.4兆)的價格收購瑞士農化集團先正達(Syngenta)。
台蘭花通過美檢疫 再創全球第一
2016/02/18 yam天空新聞
台灣蘭花產業再度獲得國際肯定!行政院農委會表示,美國農業部近日公布台灣文心蘭植株可附帶栽培介質輸銷美國的檢疫規定,並自3月7日起生效。
年營業額至少上百億 你不知道的金車集團
2016/02/15 中時電子報
說起金車集團,想必大多數民眾都會聯想到「MR BROWN」咖啡,但鮮少人知道,金車不只有伯朗咖啡,它所涵蓋的營運範圍,橫跨殺蟲劑、清潔用品、飲料、食品加工、酒品、蘭花、水產養殖…等等。粗估一年營業額至少上百億元,資金雄厚,是家堅持不上市、低調的企業集團。
國貿局:3月7日起 文心蘭可銷往美國
2016/02/04 聯合新聞網
國貿局4日表示,為促成我國附帶栽培介質文心蘭植株能夠輸銷美國,我國多年努力終於獲得成果,美國農業部於當地時間2月4日正式公告我國附帶栽培介質文心蘭植株輸美最終法規,今年3月7日起,我國該項產品在符合美國相關要求後,即可輸銷美國。
正瀚攻農業生技 股價逾400
2016/01/26 聯合財經網
農業新星正瀚低調耕耘,該公司主攻肥料及植物生長劑等農業生技領域,2014年7月以每股158元價位登錄興櫃,近日股價穩居400元以上,是低調的興櫃股王。
高雄首選水果 插旗杜拜批發市場
2016/02/23 自由時報電子報
「高雄首選」水果今再度進軍杜拜國際食品展,由市府農業局長蔡復進領軍,首度插旗杜拜農產批發市場,貿易商Parvaneh食品公司爭取代理,未來從高雄產地直送,可進到批發市場銷售,可望拓展五大洲市場。
台灣鯛熬出頭!獲全球最高門檻ASC認證 走出國際拼外銷
2016/02/23 三立新聞網
過去常被嫌棄「土氣」的吳郭魚,經過不斷品種改良之後,沒了土腥味,正名為台灣鯛,化身變成台灣旗艦出口水產品,雖然外銷量年年成長,但受到過去的殘藥事件影響,台灣鯛一直被歐洲市場拒於門外。
如何辨別「薑黃」好壞?農業博士教你
2016/02/23 自由時報電子報
薑黃現已成為保健盛品,市場商機無限,除了國人自種外,也有商人自國外引進販售,但薑黃的品種多元,薑黃素從1%至4%不等,如何種出高經濟價值的薑黃,台中農改場改建立「基原鑑定」,農民或廠商不用再憑外觀「盲種」,他們建立薑黃的成分分析及DNA選殖技術就能判斷真偽。
超優檸檬銷陸吃癟…因為顏色
2016/02/22 聯合新聞網
台灣有水果王國稱號,但高品質的柳丁賣到新加坡、鳳梨釋迦、檸檬賣到大陸卻都曾踢過鐵板。農民不解怎麼賣不好?
全台首創 南投設茶葉外銷檢驗證明
2016/02/20 自由時報電子報
推動食品安全,縣府創全台之先建立「茶葉外銷衛生檢驗證明」新制,鹿谷農會也率先響應,將要外銷的五百公斤凍頂烏龍茶送驗,衛生局就三一○項農藥品項進行檢驗,結果全部符合規定,該農會也成為新制實施後取得茶葉外銷衛生證明書的首例。
今年5例 狂獾咬人 防檢局研發疫苗
2016/02/20 中時電子報
防檢局今天確診兩起民眾遭染狂犬病的鼬獾咬傷案例,分別為今年第4例和第5例。根據防檢局統計,去年全年總計共4例染狂犬病鼬獾咬傷人事件,今年不到2個月已累積5例,狂犬病疫情是否捲土重來,防檢局表示,目前疫情仍防堵在山區,且目前正加緊研發鼬獾用的狂犬病口服疫苗,預計今年中可展開人工撒布,避免疫情擴大。
放牧蛋、有機雞 非基改飼料養的
2016/02/19 聯合新聞網
「人不想被關,雞也是!」花蓮市雞農彭宇閎一邊餵食放牧的蛋雞,一邊說明,雞健康,雞蛋品質自然好,如今他的「放牧蛋」已相當火紅,接下來他將朝著「有機雞」的方向努力。
農藥空瓶別亂丟 桃市府推回收換好禮
2016/02/19 yam天空新聞
為避免民眾將廢棄的農藥空瓶亂丟,桃園市政府環境稽查大隊大溪區中隊十九日表示,將從二十二日起至十一月十五日止,在大溪區農會食鹽肥料倉庫及埔頂倉儲兩個地點辦理農藥容器回收換好禮活動,總共辦理十二次,只要集三個空農藥瓶即可換取,希望民眾踴躍響應。
釋迦產業永續發展 農藥使用要管理
2016/02/16 臺灣新浪網
台東縣鳳梨釋迦去年度外銷量,蟬連外銷水果金額首位,為了永續發展,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務必落實農藥安全管理技術,共同朝向安全農業的目標努力。
防寒大作戰!開瓦斯護2千隻小雞
2016/02/16 自由時報電子報
防寒大作戰!本月初帝王級寒流,造成不少農漁業養殖戶飼養的家禽、魚類挨不過低溫而凍傷甚至大量死亡,這兩天又逢低溫特報,農漁民嚴陣以待,彰化縣花壇鄉1名飼養上萬隻土雞的農民顧耕原,連續1個月來在雞舍使用2、30個瓦斯桶,搭配紅外線加熱器,為2000多隻小雞保暖,果然成功禦寒,讓小雞群躲過寒害,至今沒有1...
強烈冷氣團襲台 中市農業局:水稻育苗場應設置防風牆
2016/02/14 ETtoday
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14日鋒面通過及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台灣各地氣溫15日至17日將降到12度;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呼籲,農漁民應加強防寒措施,並在作業時注意自身安全,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損失。
仿有機種植土芒果 紫斑蝶回來了
2016/02/13 中央通訊社
台灣的紫斑蝶和墨西哥帝王斑蝶,是全球「唯二」具群聚遷徙越冬習性的蝶類。而紫斑蝶的背部有螢光紫點,夢幻光彩吸睛度百分百。
農業保險標的擴大 農委會:將納入芒果、水稻、石斑魚
2016/02/12 ETtoday
日前霸王級寒流造成全台農業嚴重損失,學者直言,政府應盡快建立農產品保險制度。對此,農委會表示,政府於2015年開辦「高接梨農作物」天然災害商業保險,之前已投保農民,在本次寒害所造成損失可獲得保險理賠、政府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等雙重保障;該會宣稱,經過此次寒害,將持續加強推動高接梨颱風、豪雨保險,盼使農民...
日本世界蘭展開幕 神似猴臉「蝴蝶蘭」人氣高
2016/02/12 中時電子報
世界最大的蘭花盛典「2016世界蘭展日本大賞」13至19日在東京巨蛋舉行,共展出約3000種,10萬株的蘭花。台灣有5家蘭園參展,在陳列展示部門獲得不少獎項。
台灣快消失的產業 東港蔡旭海「復養草蝦」超講究
2016/02/09 ETtoday
台灣曾被喻為「草蝦王國」,不過隨著養殖環境變化、病變產生,草蝦養殖幾乎要消失了。
互聯網+農業行銷法 台可作借鏡
2016/02/07 中時電子報
對某些台灣人來說,會認為大陸作農產品只是「預購」手法,但對大陸廣大的疆域來說,真的對偏遠地區農民的產銷造成改革,甚至連地方政府都開始注意這個「互聯網+農業」的行銷,台灣也可作為借鏡。
買大豆初級選別機 最高補助2萬
2016/02/06 聯合新聞網
大豆耕作面積倍增,為讓農民選豆更方便,花蓮農改場開發1台市價6萬元的「大豆初級選別機」,正好搭上行政院「消費提振措施」,可納入農委會「補助購置小型農機具實施計畫」,農民提出申請,每台最高可獲補助2萬元,紓緩農友購買小型農機具的經濟壓力。
獨特飼料加玉米‧葉家輝養出巴丁魚王
2016/02/05 星洲日報
由大馬水產商公會主辦的第一屆“魚王爭霸之巴丁魚”品評賽,成績已出爐,萬能漁場東主葉家輝飼養的巴丁魚,憑着獨特的飼料加玉米粒,戰勝其他養殖場參賽巴丁魚,成為霸主。
蘿蔔、萵苣… 富里種出可食地景
2016/02/04 聯合新聞網
冬季農夫在稻田收割後,以稻稈雕塑稻草人、可愛動物等景觀,撒下景觀綠肥種子,吸引遊客賞花自拍。
農夫精準施藥 食安加分
2016/02/04 中時電子報
台灣許多農夫都會對農作物噴灑農藥,為避免過度用藥影響民眾健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以下簡稱藥毒所)特推廣農產品安全源頭管理,透過精準施藥、選用正確噴頭、規範操作程序,提升藥劑在目標害物上的附著率,減少流失到土壤或飄散至非施藥區。
2公斤500元 台米銷陸創最高價
2016/02/02 中時電子報
台灣好米飄香對岸,成最新「台灣之光」!花蓮富里鄉的「富麗米」在上海每包2公斤賣500元,創下台灣米高價紀錄,鎖定一線城市高端族群銷售。另有陸企看準台灣米金字招牌,初步委託花蓮農民試種6公頃稻米,未來計畫進一步在花東、南部收購上千公頃稻作。
嫁接缺工機械化 農改場研發國產機
2016/02/02 上下游News&Market
台灣一年粗估有9千萬株番茄苗的需求,但在農村長期季節性缺工下,各種苗場面臨長期聘不到工人、也找不到嫻熟嫁接的能手;為此台中農改場自西班牙引入一台半自動嫁接機,希望藉此解決嫁接缺工的問題。
大安再生稻轉種小麥 經濟效益高
2016/02/02 中時電子報
台中區農改場今日在大安區推廣小麥栽培,吸引近百位農民到場聆聽,示範田農民李鳴倫分享經驗,他說,小麥經濟效益絕對比再生稻來的高,不過銷路是最大問題。而大安在30幾年前也是小麥種植大鄉,如能克服困難,屆時可望再展昔日金黃麥田迷人風姿。
農作寒害復育 農改場教撇步
2016/01/30 自由時報電子報
霸王級寒流日前來襲,苗栗地區的草莓、高接梨穗、柑桔、蔬菜類及芋頭遭受嚴重寒害,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昨天籲請農民,儘速採取因應措施及進行復耕,以減少損失。
花蓮農改場助復耕 作物急救隊待命
2016/01/29 聯合新聞網
日前寒流發威,許多農產品遭受寒害,行政院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成立技術服務團,提供寒害後的復耕技術諮詢及輔導。花蓮農改場建議農民們針對可採收的蔬菜及水果,儘速採收;並剪除受害枝條及清除落果或腐爛果實,若有結霜,就必須抖落或沖水將植株上的霜體去除。
桃園農改場服務團 協助寒害復耕
2016/01/28 中時電子報
近日強烈寒流來襲,北部地區農作物大受寒害,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廖乾華27日特別籌組「災後復耕復育技術服務團」協助受災農友進行後續復育,以降低寒害造成的農業損失,協助農友即早恢復生產。
寒流侵襲 專家服務團助作物防寒
2016/01/26 中央社商情網
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農作物受到寒害,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成立專家服務團,提供技術諮詢及輔導,協助農民防寒措施。
甘藷栽培新技術 成果觀摩會
2016/01/26 中時電子報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今(26)日在大甲區黎明路,舉行甘藷栽培技術成果觀摩會,現場吸引百餘名農民參加。示範田吳錫鑫先生表示,此種栽培方式十分省肥、而且不用噴灑農藥,讓民眾可以盡情的享用無毒健康的甘藷。
Taiwan Agriculture TechnoMart (TATM)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新竹市香山區大湖路51巷1號 | 電話:03-518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