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45期 (2021/04/21 發佈)
生物技術
安全農業
設備資材
食品加工
美容保健
栽培量產
品種
其他
農業相關新聞整理
台農7號水蜜桃紅鈴 上市
2021/04/15 Yahoo新聞
台中市太平區農會為了讓農民有更多的選擇,三年前在市府補助下,向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取得低海拔新品種水蜜桃台農七號「紅鈴」,請農民推廣種植。經過農民兩年多來的努力和細心栽種,今年首次採收上市,同時舉辦品鑑。
文旦產區微噴灌設施取代傳統淹灌 農改場:省水高達75%
2021/04/13 聯合新聞網
台灣文旦產區果園平地多以淹灌方式灌溉,要耗費大量水源;水情吃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實驗發現果園如果改用微噴灌設施,可節省高達75%的用水量。
甜度香氣匹敵豐香 草莓「台農1號」耐運輸、產季更長
2021/04/13 農傳媒
農業試驗所的草莓新品種「台農1號」是以香水為母本、豐香為父本育成,既有匹敵豐香的甜度與香氣,具醇厚乳香,果實硬度較高、耐貯運,還有耐熱特性、產季較長,與香水相當。
遙控間歇灌溉省水 稻農:技術待克服
2021/04/12 聯合新聞網
近日缺水嚴重,台中農改場與農業試驗所等單位研發間歇灌溉技術,以App進行遠端操作,即時水位監看,再進行間歇灌溉,可以節約灌溉用水至少30%;不過田中農會總幹事張瑞欣表示,這樣的省水措施立意良好,雖然還需克服不少技術困難,但值得試辦。
種苗場鏈結食品加工 國產水果加值大變身
2021/04/12 種苗改良繁殖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與國立中興大學、東海大學合作,成功研發以國內生產之柚子、香蕉、檸檬及百香果等大宗水果加工加值技術,應用性含括美妝保養品、清潔用品、保健品、食品及飲品,為國產水果找到新出路,目前已有5項技術移轉。
種苗場苔蘚組織培養技術 開拓綠色療癒商品新商機
2021/04/04 種苗改良繁殖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成功研發小羽苔及真苔兩種苔蘚組織培養技術,可對接園藝療癒商品需求,量化苔蘚生產,將有助於現代人身心健康與工作效率。
芒果結實卻遇嚴重乾旱 農改場到主產區台南辦節水講習
2021/03/29 聯合新聞網
芒果因今年花期低溫、無風雨授粉率高原可望大豐收;不過正陸續進入結實期的芒果卻遇到嚴重乾旱,許多果農因缺水叫苦。台南農改場今天到主產地台南玉井在果樹產銷班第30班集貨場,舉辦「芒果節水灌溉技術示範觀摩會」,提醒農民務必及早因應。
乾旱頻傳 台南農改場推廣「滴灌節水栽培」省水五成
2021/03/22 聯合新聞網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下午表示,近年乾旱頻傳蘆筍面臨缺水危機,場方推廣「設施蘆筍滴灌節水栽培」,經輔導應用節水技術,較傳統溝灌種植節省灌溉用水50%以上,可降低雜草孳生保持畦溝乾燥,方便採收,更有提升產量及穩定蘆筍嫩莖脆嫩度品質優勢。
臺灣第一個葉用枸杞品種 枸杞「苗栗1號-珍芯」
2021/03/20 農傳媒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栗場)在2002年即有枸杞栽培的相關研究,自2013年,以無刺的地方品系與生育強勢品系為親本,經品系收集、雜交選育、變異觀察及產業應用評估後,選育出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
智慧科技改善稻作缺水困境!台中農改場開發遠端水閥App提升灌溉效率
2021/03/17 食力 food NEXT
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近年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顯著,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彰化地區2020年的降雨量未達過去15年平均降雨量50%,顯示缺水逆境之急迫與嚴峻,而水稻是農作物中灌溉用水量最多者,如何有效利用水資源以確保台灣水稻生產,是農業重要議題之一。
無人機噴藥效果好 「雙證照」農民成長近5倍
2021/04/17 Yahoo新聞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青農,投入使用無人機噴農藥的行列,隨著無人機的技術發展,光是去年全台就有超過500人取得「無人機農噴雙證照」,人數成長將近5倍,使用過後的農民都說,評估施藥效果非常好,而毒物試驗所也透漏,未來要把技術評估用在像是鳳梨、茶樹、玉米等大面積的栽培作物上。
抗衰老兼美白!百香果美妝應用趨勢分析
2021/04/14 農傳媒
過去在百香果產業應用上,大多取其果汁食用,而果殼、果籽等都是龐大的副產物資源,因此本文將透過專利分析及產品應用調查,探討如何將百香果的副產物應用於化妝品領域,並期許可達到農產品加值利用之目的。
青農新作法 電照菊田止跌回升
2021/04/12 聯合新聞網
彰化田尾是「電照菊」故鄉,種植面積在全盛期逾1千公頃,不僅產值驚人,燈海形成美麗夜景也增加觀光效益。不過,農村人力逐漸老化,種植技術未成長,最近政府鼓勵青農返鄉吸收新觀念與試種新品種,希望再度照亮菊花田。
農廢物變黃金 暨大竟用咖啡果皮研發蔗香果茶
2021/04/04 聯合新聞網
台灣人愛喝咖啡,但烘焙產製前去除的咖啡鮮果果皮卻成影響環境衛生的農業廢棄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研究團隊竟將果皮當原料,並研發出不帶苦味,甚至風味甜美且略帶白甘蔗香的咖啡果茶,讓「果皮變黃金」。
合格蔬果被丟棄? 農試所:「生化法」主要用於風險控管
2021/03/31 農傳媒
為確保國人食品安全,農委會農糧署補助果菜批發市場建置質譜快篩實驗室,強化農藥殘留檢驗效能,但國內現有27個果菜批發市場仍使用「生化法」進行藥殘快篩,因生化法無法定性定量,可能有符合藥殘標準蔬果被判定「不合格」而銷毀,讓惜食民眾不捨,近來引發話題。
林地淘金!臺灣也有世界頂尖食材白松露
2021/03/30 林業試驗所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發現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並成功開發人工培養技術,目前積極推動技術移轉,證實臺灣也有能力跟進法國等白松露栽培研發的先驅大國,培育出餐桌上的鑽石!
科技節水 立方衛星將助農業精準灌溉
2021/03/26 自由時報
技節水!明年我國將發射新的立方衛星,將搭載「高光譜感測器」、肩負起台灣農業水情監測大任,農委會已提報四年期計畫通報行政院,未來將透過該立方衛星與相關監測系統,掌握全台農地濕度、旱澇及作物生長情況,達到精準灌溉,更穩定農業供水與節水,也有利於農作產銷精確規劃。
二林稻米實現智慧農業4.0時代 進入稻作智農聯盟創新營運模式
2021/03/25 Yahoo新聞
由農委會農糧署、彰化縣政府輔導,二林鎮公所及在地農企業壽米屋企業有限公司,於24日在香田國小及生態田舉辦二林之光稻作智農聯盟啟動記者會,發表『二林之光』Erlin First小鎮之名,地方創生品牌面世。
豬屎變綠能 打造屏東首座循環農業示範基地
2021/03/24 自由時報
養豬場未經處理的廢水不僅異味難聞,還會污染河川,中央近年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沼氣發電,並且祭出補助、躉購等誘因,成功吸引業者到內埔鄉建置集中處理廠,讓養豬廢水循環再利用,可做為農地澆灌,更可併聯線上電網,目前已取得在地14家養豬場合作意願,打造屏東首座循環農業示範基地。
2021智慧農業數位分身創新應用競賽冠軍揭曉!
2021/03/24 農業試驗所
為推廣及向產業扎根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領軍的智慧農業計畫,於本(110)年特別結合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與國立臺灣大學智慧農業教學與研究發展中心,舉辦「2021智慧農業數位分身創新應用競賽」,廣邀大專院校學生組團報名,讓學生利用實際溫室操作的環控資料,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打造農業達人數位分身,同時發揮...
疫情肆虐影響食農供應鏈,AI與機器人導入將成農業救星
2021/03/19 食力 food NEXT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疫情,可說是徹頭徹尾的改變了全體人類生活,除了到哪裡都擔心會受到感染之外,群聚感染的疑慮也導致農業層面上,面臨了人力短缺的狀況,而如今,機器人與AI智能工具的導入,成為一線曙光,看似能解決這樣的窘境。
開烘!台南山上農會鳳梨果乾 Q軟帶酸甜 3天訂單5千包
2021/04/17 聯合新聞網
台南鳳梨進入產季,山上區農會也啟動鳳梨收購,其中鳳梨果乾搶手,經過36小時的烘烤過程,總幹事許弘霖說,3天就創下5千包的訂單,連他都嚇一跳,今年鳳梨果乾作法稍有調整,除了完全不添加,就是切得較大塊,烘焙後口感較軟,且帶有自然酸甜味,加上銷得快鳳梨果乾呈現新鮮的黃色,不論是賣相或口感,吃過的人都讚不絕...
「私房茶 覓亮點」相揪亮點茶莊與知名飯店來合作
2021/04/15 農糧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於本(15)日假臺中市全國大飯店國際廳辦理「亮點茶莊與飯店通路媒合記者會」,邀請16家知名飯店業者認識全國33家亮點茶莊所組成的共同品牌UTEE外,並由其中16家來自桃園、南投、嘉義、宜蘭及花蓮等不同茶區亮點茶莊,將特色茶品及茶文創體驗等帶到現場與飯店、中彰區觀光聯盟、臺中市樂...
挑產銷履歷農場結合國旅 農糧署先曝這5家
2021/04/13 聯合新聞網
農委會農糧署推產銷履歷的農場,預計5月挑選20家當亮點,結合旅行社、飯店等業者推國旅遊程,今天率先公布5家,包括雲林斗南鎮農會及嘉義縣的余順豐花生觀光工廠、林韻茶園、宏展農場,還有南投集元果農場,未來都有相關旅遊路線。
「台東鹿野紅烏龍合作社」打造台灣茶領域 質感新品牌
2021/04/09 水土保持局
由一群鹿野地區愛鄉愛土的有志熱血茶農,於2020年成立了「臺東鹿野紅烏龍茶暨茶葉生產合作社」,凝聚茶園管理、製茶技藝、銷售等專業,齊心協力推動紅烏龍品牌化、創新化的轉型,期許讓紅烏龍成為國人熟悉的茶品牌,甚至推廣到國際舞台,成為台灣的驕傲!
當農委會TGA 選品遇上誠品知味 臺日合作華麗新滋味!邀請消費者體驗人生風味學
2021/04/0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委會4月1日到13日在誠品信義店3F Forum舉辦「人生風味學」活動,歡迎大家前來品嚐由日本企劃、臺灣出品的「TGA select年度特別企劃」-舊振南「日日好日華果子」,品味臺灣華麗的季節之美,同時也購買由農委會委託臺灣設計研究院打造的各種外銷精緻農產食品,感受讓世界上癮的臺灣好味道!
台南郵局與農會合作!關廟鳳梨也可用「i郵購」購買
2021/03/31 自由時報
遠近馳名的台南「關廟鳳梨」,目前進入盛產期,中華郵政再度與當地農會合作,在網路商城上架頂級的金鑽禮盒,為落實公益,每箱還捐出10元,幫助弱勢團體,以實際行動力挺優質的國產水果。
農委會證實:2公噸台灣鳳梨終於出口澳洲
2021/03/28 經濟日報
農委會今天表示,首批由澳洲消費者預購的2公噸台灣鳳梨,終於在今年3月25日空運抵達澳洲,昨上午檢疫合格通關。
農保滿15年 65歲可月領老農津貼7550元
2021/04/19 中時新聞網
現行農民保險各種給付中並未包括「老年給付」,為照顧農民晚年生活,政府自84年6月起開始發放老農津貼,但因老農津貼屬福利性質,因此除了要符合年滿65歲國民外,還要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於最近3年內每年居住超過183天,申領時參加農保且年資合計15年以上者,可領取全額津貼新台幣7550元。
盜竊農業技術種苗 擬追補助課刑責
2021/04/16 自由時報
為遏止我國農業技術經有心人外流,農委會祭出鐵腕修法,未來外流我國農業技術的相關計畫主持人,不只會追回所撥付的補助款,該研究計畫團隊至少1年不得再申請農委會與所屬機關計畫,情節重大者終身都不能申請計畫案。
行政院協調三大紙廠優先供應農用蔬果紙箱
2021/04/15 農糧署
針對近期國內紙箱短缺,影響農產品運銷需求紙箱供應問題,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於本(4)月13日邀集經濟部、農委會、紙器公會與永豐餘、正隆及榮成等三大紙廠開會研商,初步已獲三大紙廠同意,將優先生產農用蔬果紙箱,解決近期紙箱延遲短缺問題。
產銷履歷食農初體驗 拉近餐桌與產地的距離
2021/04/13 農糧署
國內已有許多農場所生產的產品已通過產銷履歷驗證,可以提供國人優質又多元的食農體驗,拉近民眾對產銷履歷的觀念認知,農糧署110年「產銷履歷食農教育推動整備與推廣計畫」已盤點國內生產產銷履歷產品農場超過100家,預計於5月中旬隆重向國人推薦二十大亮點單位,邀請大家一起來體驗。
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勘查南投茶區乾旱災情 宣佈「5+3+5」救助及補助方案助農民
2021/04/12 茶業改良場
從去(109)年 8 月份開始至今(110)年春季期間,中南部降雨嚴重不足,全臺茶區均面臨春季茶樹生長狀況不佳,導致春茶減產情形,其中全臺最大茶區─南投縣災損情形嚴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陳吉仲主委於 4 月 12 日特別南下至南投縣山坪頂茶園現場勘查災損情形。
彰縣府滅荔枝椿象 釋放天敵平腹小蜂助農友豐收
2021/04/07 中央通訊社
為消除荔枝椿象,彰化縣政府先以收購卵片方式進行防治,最近荔枝龍眼開花,改釋放96萬隻平腹小蜂,盼以天敵平腹小蜂把卵產到荔枝椿象的卵裡而達到生物防治效果,助農友豐收。
欲提升臺灣農產外銷實力,優化採後處理是關鍵!
2021/04/01 農傳媒
近幾年雖然隨著政府參與相關國際經貿組織的增加,以及農業新南向等政策的推展,農產品出口市場大幅朝向多元化目標邁進,但因臺灣仍存在長程貯運到貨品質不穩定的狀況,此問題若不能具體解決,僅具備優質生產技術,臺灣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無法有效提升。
草莓塑膠布之亂 農糧署推廣農膜回收機給補助
2021/03/31 中時新聞網
苗栗縣大湖鄉是全台草莓最大產區,但草莓季後,年產近250公噸廢棄農膜回收困難,草莓塑膠布堆置垃圾場乏人問津,讓地方公所很頭痛,農糧署與環保署想解方,鼓勵農民在回收農膜時,同步做好前置清潔及整理工作,增加後端廠商回收意願,利用「農膜回收機」能事半功倍,31日下鄉舉辦示範觀摩會。
蘇貞昌:行政院核定84億元 做全台農產冷鏈系統
2021/03/28 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到屏東恆春農會視察洋蔥產業結構及冷鏈倉儲,他表示,行政院已經核定新台幣84億元做全台灣農、漁、畜產品的冷鏈系統,提升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超狂!高雄收購荔枝椿象卵片結算破百萬 防檢局:沒喊卡 授權地方政府決定
2021/03/23 農傳媒
枝椿象卵片1片價值5元,已愈來愈廣為人知,今年參與民眾盛況空前,收購數量最多的高雄市22日提前結束收購,今(23)日結算收購數量超過100萬片,整個收購卵片支出超過600萬元,代收卵片的農會急著要把代墊款拿回來,因為實際收購數量已經超過預算3倍,代墊費用規模也超乎預期。
超級食物「天貝」吃了沒?發酵魔力加持,大豆變身極品植物蛋白
2021/03/22 上下游
你聽過超級食物「天貝」嗎?保有大豆原貌、富含蛋白質,且有擁有動物性食品才有的維生素B12,天貝成為蔬食者的新寵。
林下經濟新成員 今年6月可望新增臺灣山茶
2021/03/22 農傳媒
農委會推動適地發展林下經濟,開放森林容許種植作物包括段木香菇、木耳、臺灣金線連及森林蜂產品等,預估今年中、6月前後可再進一步開放「臺灣山茶」,只待苗木供應來源穩定。但原住民部落地區所期待納入林下經濟經營項目的山葵、山胡椒及咖啡,目前評估還不可行。
Taiwan Agriculture TechnoMart (TATM)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新竹市香山區大湖路51巷1號 | 電話:03-518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