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0170
|
2023-05-23
回顧電子報
技轉公告
活動訊息
農業新聞
2023/05/12 - 2024/05/11
公告「即食冷凍鳳梨鮮果加工製程技術」非專屬技術授權受理申請日期與相關注意事項。
本技術提供生產即食冷凍鳳梨鮮果之方法。技術包括原料預處理技術、調漬配方和流程,及急速冷凍加工程序,保有冷凍加工產品鳳梨風味和提昇適口性,降低凍儲質變問題,提昇水果冷凍加工品品質。一般冷凍截切鳳梨易有...
公告「山胡椒繁殖與栽培技術」非專屬技術授權案
公告「新式番石榴冷凍鮮果冰品製程技術」非專屬技術授權受理申請日期與相關注意事項。
公告「機器人擠乳機之乳牛飼養管理技術」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
公告「紫色狼尾草花青素成分液劑萃取製作技術」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
公告「花畜鬥雞肉雞飼養管理技術」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
公告「澳洲茶樹複方精油萃取與調製技術」非專屬技術授權案
公告「南瓜新品種‛花蓮亞蔬一號-泰山’與‛花蓮亞蔬2號-友旺’」非專屬授權案
公告本所「蔭鳳梨醬生產技術」非專屬技術授權受理申請日期與相關注意事項。
公告「青貯啤酒粕應用於肉用土雞飼料之調製技術」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
公告「批次處理多線作業式香菇切柄技術」非專屬技術 授權受理申請日期與相關注意事項。
公告「木黴菌TCT101菌種製作與農畜剩餘物質再利用技術」技術移轉非專屬授權案
公告「應用於彩繪稻田之彩葉稻繁殖技術」非專屬技術授權受理申請日期與相關注意事項。
公告「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數位平台使用權」非專屬授權案
公告「柑橘果實日燒運算模組」非專屬技術授權受理申請日期與相關注意事項。
國立中興大學農工論壇開放報名中~(112年5月26日)
研討/訓練
舉辦日期:
2023/05/26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
112年網室木瓜施藥作業車田間應用說明會
成果/推廣
舉辦日期:
2023/05/26
農業科技研究院
2023食農教育-國際茶道節
成果/推廣
舉辦日期:
2023/05/27
臺中市北屯區公所
112年永續果樹生產系統研討會
研討/訓練
舉辦日期:
2023/05/30
農業試驗所
研發成果報導
農試所開發飼料與運送技術 助以「草蛉」防治害蟲
農試所今天表示,使用小型害蟲重要天敵「草蛉」幼蟲,搭配適當環境友善防治資材,可使作物害蟲防治率達逾90%
新聞來源:TVBS新聞網 2023/05/23
抗病蟲害與逆境 風味獨特產量豐 臺東原生山茶 臺茶24號-山蘊
擴大育種材料基因庫的建立,始終是育種人員一直在探索的工作
新聞來源:豐年雜誌 2023/05/23
畜試所打造酪農區循環農業場域 成功減碳
為讓農業剩餘資源再利用,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在台南市輔導業者打造酪農區循環農業場域,包含使用檸檬渣、鳳梨皮調製青貯料、將畜牧糞尿固液分離後施灌牧草使用,成功減少碳排。
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2023/05/21
耐病小果番茄新品種─種苗亞蔬25號
圓滾滾的橙紅色小番茄,外型可愛、顏色又討喜
新聞來源: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3/05/19
狼尾草花青素超音波萃取節能、省時 替代飲水給雞喝 雞肉保鮮延長一倍
狼尾草原本是用來飼養牛、羊的牧草,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育成「台畜草5號」狼尾草,富含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更具開發寵物飼料、保健產品潛力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5/18
都市農耕病蟲害 防治轉盤「轉醫轉」就對了
「天啊!我家茄子上怎麼爬滿了綠綠的小蟲,該怎麼辦?」
新聞來源: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2023/05/16
黃花苞舌蘭品種「臺南5號」新育成 適合臺灣氣候 春夏景觀用花潛力佳
苞舌蘭是原產中南半島、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南太平洋諸島的蘭科植物,臺灣蘭嶼、綠島也有紫花的原生種,經評估是適合臺灣在地氣候環境的花卉。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5/16
維持菊島的獨特風味!澎湖嘉寶西瓜與稜角絲瓜品種選育
澎湖,是緯度與嘉義相近四面環海的離島,近幾年在「類出國」觀光策略下,使澎湖成為最佳海島度假勝地。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5/15
畜試所開發乳牛A2β酪蛋白基因檢測技術 協助酪農建立高價值核心乳牛群
A2β 酪蛋白鮮乳由帶有 A2β 酪蛋白基因純合子的乳牛所生產,結構與人類母乳相似,容易消化吸收,惟目前相關基因檢測皆需送往國外檢驗。
新聞來源:悠遊台灣新聞網 2023/05/11
植物蛋白質界的新星:全豆天貝纖維高,植物雞精清爽不油膩
想要補充蛋白質除了靠大魚大肉,也可選擇享用美味的天貝與植物雞精。農業試驗所(以下簡稱「農試所」)今(9)日發表三項植物蛋白質加工技術,推出全豆天貝、大豆植物雞精與菇類素雞精產品,讓消費者補充多種營養素與機能成分。
新聞來源:上下游 2023/05/09
啤酒粕青貯料餵養土雞 雞隻增重6.6%且脂肪、膽固醇更少 飼料成本還降18%
臺灣啤酒產業發達,釀酒剩餘酒粕還能循環利用,用來養土雞。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5/09
農試所冷凍馬鈴薯條製程技術 發揮國產品種特性、節省30%製作成本
馬鈴薯薯條是廣受民眾喜愛的餐食零嘴,國產馬鈴薯具有新鮮好品質,但因缺乏規模化加工技術,至今國內仍多進口冷凍薯條產品使用,農委會農試所開發冷凍馬鈴薯薯條、薯片製程技術,從原料控管馬鈴薯含糖量、茄鹼含量,並透過採後處理調整含糖量,可根據國產馬鈴薯品種特性簡化製程,節省30%製作成本,並大幅降低薯片因加熱外觀逐漸褐化、產生「紅片」的機會。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5/04
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展示最吸睛創新技術 開放報名
第19屆「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創博會)」將於今(2023)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台北世貿1館盛大揭幕,4月28日起開放報名參展。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23/05/03
農試所開發「零普林」滴菇精 萃取多種菇類胺基酸 添加枸杞、龍眼乾及冰糖風味佳
全球素食人口逐漸增加,為了提供素食者在「雞精」、「蜆精」等動物性保健飲品外更多選擇,農委會農試所開發「滴菇精生產技術」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4/28
黃果小番茄「台農2號─糖馨」育成 甜度媲美「玉女」帶香氣 春作品質穩定、產量逾一倍
「玉女」小果番茄是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產值高的農產品,但玉女小番茄隨著產期進入春季、氣溫漸高,容易有著果不良、果實轉色不完全的現象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4/28
只有鮮味沒有腥味 國內第一支大豆植物雞精 胺基酸含量匹敵傳統雞精
國內素食人口增加,對素食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但市面現有素雞精產品大多以菇類、中草藥製成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4/27
臺中農改場研發4種小型穀物機具 蕎麥分級作業提升2成效率!
薏苡與蕎麥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特色雜糧,因籽實粒徑差異大與種殼硬度高,傳統脫殼機具易產生碎粒或脫殼不完全,導致脫殼效率低下而降低農友種植意願。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4/27
果樹也要防曬?台東農改場調配方:碳酸鈣+白膠,保護釋迦、甜柿枝幹不曬傷
怕曬的人出門要擦防曬油,果樹也有防曬配方。果樹經過修剪或落葉後,枝條被陽光照射導致樹皮開裂,將增加病蟲害滋生,也影響養分傳輸。
新聞來源:上下游新聞 2023/04/27
食味佳、黏度高又豐產 超好吃山藥「桃園5號-金豐」
臺灣山藥2021年栽培面積為459公頃,北部地區以新北市為大宗,栽培面積36公頃,主要栽培馴化野生種,供鮮食料理用,產期約於10月至12月間。
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3/04/26
牡蠣「殼」以解決塑膠危機 ?
在生物可分解材料(如PBS)中導入牡蠣殼,成功開發牡蠣殼/PBS生物性材料 ! 最多可取代20%的PBS原料,不僅能有效降低製造成本,還可以大量去化牡蠣廢殼,並因應未來世界各地課徵塑膠產品稅的發展趨勢。
新聞來源:農業委員會 2023/04/21
種苗場育成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 入菜薯味濃郁更能加工製成洋芋片!
農委會種苗場為提高國產馬鈴薯的品質與產量,育成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不但對環境的耐候性高、對晚疫病的耐性表現佳,更有著加工與鮮食兼用的特色,有助於提升國產馬鈴薯的商業價值。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4/19
科技發展
利用蠶絲及蜘蛛絲作為神經損傷修復材料的應用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蠶絲及蜘蛛絲製作了複合性的絲質神經導管
新聞來源: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3/05/22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我國牧草50%來自進口,台南柳營八翁循環農業場域透過加工農副產物取代部分原本飼糧,鳳梨皮、檸檬渣等加工製成青貯料,以取代30%飼糧估算,每年可取代近4000噸,相當於減碳1976噸。
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2023/05/19
花蓮場山苦瓜紅不讓 品種、加工聯合出擊 機能養生新概念
山苦瓜是原民特色作物之一,因果實小,採收費工,即使具有機能潛力,難以產業化利用。
新聞來源:中華新聞雲 2023/05/18
嘉大田間實作講習 以蟲尅蟲提高綠豆、薏仁生機
嘉義大學有機雜糧研究團隊農藝學系副教授侯金日與生物資源系副教授黃啟鐘,上午至雲林縣口湖鄉源鄉自然生態農園,舉辦有機薏仁與綠豆田間示範栽培講習觀摩會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23/05/17
英國第一的果汁品牌Ribena投入再生農業!透過4種方式減少黑醋栗碳排量
Ribena是英國第四大軟性飲料品牌,僅次於可口可樂、Robinsons和Lucozade,也是英國第一大果汁品牌。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5/12
熬夜的事交給AI,用電子鼻「聞香」,茶葉品質穩定、連年得獎,製茶工法不失傳
茶葉要好喝,製茶是關鍵!製茶師透過嗅聞茶葉香氣變化,調整製茶步驟,製造香氣宜人的好茶。
新聞來源:上下游新聞 2023/05/09
小袋鼠糞便可能是減少乳牛甲烷排放的關鍵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一種在袋鼠腸道中發現的細菌,在模擬試驗中可減少牛胃的甲烷生成,有潛力作為畜牧業減排的應用原料之一。
新聞來源: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3/05/08
一年39億磅的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杏仁殼」搖身一變高纖營養棒、咖啡!
2023年4月美國食品開發公司Mattson與加州杏仁協會(Almond Board of California)共同發表了關於過去不被利用的廢棄物「杏仁殼」的創新研究,他們開發了兩款新品:利用杏仁殼製成的營養棒、加入烘烤杏仁殼的咖啡,未來期望可以開發杏仁殼啤酒,並將杏仁殼的產品量產。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5/08
氣候變遷可能讓之後沒啤酒可喝?西班牙新創以室內水培法種植啤酒花 確保永續生產!
隨著氣候變遷,夏季越發炎熱,啤酒花的質量與產量也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啤酒生產。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5/05
澳洲新創從豬耳朵取細胞來培養豬肉!若通過監管、將於2024年底量產
澳洲食品科技公司「Magic Valley」自2020年起發展培養肉,於2021年發表澳洲第一款培養羊肉製品,更於2023年3月發表以培養豬肉製成的餃子和餛飩。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4/28
嚴選2022日本最新農業技術與品種研發成果
日本農林水產省(MAFF)引進全國研究機構新創研究成果,並評選出10項技術和9個品種共19項優秀研究成果發表。
新聞來源: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3/04/27
工研院助攻》無人車噴藥、智慧光源 重振「台灣波爾多」
彰化二林鄰近濁水溪,早年為公賣局委託農民契作釀酒葡萄重鎮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23/04/20
商情訊息
日本百年酒造社長訪台,與台灣地酒生力軍交流,期待宜蘭地酒 Level Up
日本清酒聲名遠播,創立 於1878 年的三千櫻酒造株式會社,是日本知名的地酒製造商。
新聞來源:上下游新聞 2023/05/22
縮短農地到餐桌的距離 農產運銷合作社打造大豆商業新模式
近年農糧署推動校園使用國產豆漿,為縮短農地與餐桌的距離,保證責任台灣農產運銷合作社、高健食品科技公司與正康食品有限公司首度合作,從生產出發與農民契作,委託專業豆製品加工廠直接導入校園食材使用,打造國產豆奶新的商業模式,今(25)日舉辦產銷履歷豆奶進入校園簽約儀式。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2023/04/26
焦點訊息
推動4年監測整合性防治 苗栗紅棗有效降低蟲害
5月到8月中旬為苗栗紅棗結果期,也好發東方果實蠅蟲害。
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2023/05/20
澎湖海域珊瑚產卵接力 復育區也有喜
澎湖海域繼馬公青灣、西嶼竹灣和七美臥牛等處陸續傳出粉紅海的珊瑚產卵景象後,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於鎖港杭灣海域打造的「珊瑚海洋花園」,也在昨晚產下許多的粉紅珊瑚卵,猶如繁星點點,見證珊瑚復育有成。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2023/05/18
價格不再崩盤!農委會輔導發展在地化精緻果乾 產銷履歷驗證讓商品資訊更透明!
台灣水果種類多元國際享譽盛名,廣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5/18
AI選魚苗 嘉大水產智能養殖中心啟用
養殖漁業人力老化、短缺,嘉義大學獲中央補助成立「水產養殖研究中心暨智能養殖教育訓練中心」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2023/05/18
台中這「澄黃」小玉西瓜「好沙」 乾旱氣候增甜度
五月吃西瓜,最近許多地方紛紛舉辦西瓜節,各地種植的品種也略有不同,像是台中大肚和龍井西瓜以「澄黃色」小玉西瓜為主
新聞來源:TVBS新聞網 2023/05/13
增加碳匯新利器-草生栽培農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於南投縣中寮淺山地區,針對慣行栽培及友善草生栽培的香蕉園進行地被碳通量的監測,結果發現友善草生栽培的香蕉園地被固碳量遠高於慣行栽培農法,有助於農業進行減碳,有望成為增加農地碳匯的新利器!
新聞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23/05/08
王者風範-仙履蘭特展
時值春暖百花開季節,也是仙履蘭綻放時節,為攜伴賞花最佳時光。仙履蘭株形娟秀,花型、花色變化多端,極具主題性,是花藝設計界LV,為花藝設計或組合盆栽素材新選擇,亦是民眾居家布置首選。
新聞來源:農糧署 2023/05/08
小雞要也住智慧宅! 桃園補助禽舍升級
桃園市為六都之一,也是鄰近北台灣重要消費地區,今年年初中南部因為禽流感疫情造成全台大缺蛋,為此市府決議補助家禽產業設備升級,呼籲有意願申請的業者在5月底前寄件。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2023/05/08
加工後用途更多元!桃園農改場力推加值打樣服務 13樣特色農產加工品已上架販售
為協助地區性農產加工產業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場)與轄區農會及農友攜手,利用初級加工的乾燥、粉碎、焙炒技術,將所產生的桶柑、黑豆、蔬菜等農產品開發成具在地特色的加工產品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5/05
花蓮「咖啡果小蠹」入侵 縣府籲留意並協助防治
隨著喝咖啡人口增加,花蓮咖啡產業相當夯,縣府農業處統計全縣種植咖啡面積近80公頃;近來發現「咖啡果小蠹」入侵造成危害,呼籲農友觀察田區加強管理,縣府也將協助防治。
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2023/05/03
不是每種芒果都適合在欉黃 高雄農改場授撇步
台灣芒果遠近馳名,也是重要的外銷水果品項之一,台灣芒果品項眾多,隨著「立夏」節氣來到,也是芒果準備要上市的時節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23/05/02
把關森林植物精油品質 杜絕劣質混仿品 林務局攜手中興大學建置國產精油檢測中心
市面上眾多號稱檜木精油的產品,成份是否確實,始終是許多消費者的疑問,也是臺灣發展本土精油產業的痛點之一。
新聞來源:林務局 2023/04/27
草莓受歡迎卻又被封為「最髒」水果?揭開農藥殘留超標背後的真相
從我國主管機關邊境查驗或市售蔬果抽驗的農藥檢驗結果,到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簡稱EWG)每年列出受農藥污染最嚴重的12種農作物名單,「草莓」總是長踞榜單上。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3/04/25
紅烏龍,鹿野茶區的再起之光 新興特色茶翻轉老茶區
博雅齋自然茶園(簡稱博雅齋),1986年成立,吳秋伶投入茶業的年資已37年;而2017年成立君玉茶園的蔡岳君,若從他以製茶學徒身分投入茶業的1994年算起,迄今也已29年。他們都親眼見證了1990年代鹿野茶業備受衝擊的歷程。
新聞來源:豐年雜誌 2023/04/20
聯絡資訊
地址: 新竹市香山區大湖路51巷1號
電話: 03-5185161
電子郵件:
tatm@mail.atri.org.tw
取消訂閱
Taiwan Agriculture TechnoMart (TA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版權所有2021.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