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 技轉公告| 活動訊息|農業相關新聞:研發成果報導、科技發展、商情訊息、焦點訊息
新聞來源:茶業改良場 2021/09/1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為紓緩茶產業缺工與茶農高齡化問題,積極導入機械化作業,增進臺茶市場競爭力。新聞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2021/09/13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為配合大糧倉政策,將調整水稻雙期作田區模式,建立以雜糧作物為主而水稻為輔之創水旱新輪作模式。新聞來源:林業試驗所 2021/09/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與國內產業合作,研發以木炭介質作為花盆,並搭配各式植物組合成為「炭及盆栽」(木炭盆栽),開創美化環境與綠色經濟的新商機。新聞來源:上下游 2021/09/03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經過29年的育種改良,今年育成台灣第一個紫色茶芽品種「臺茶25號」,以小葉種台茶13號為父本、大葉的緬甸種(Burma)為母本所育成。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1/09/01
為防堵非洲豬瘟,廚餘養豬暫停1個月,吃廚餘高手黑水虻要出手幫忙解決廚餘了嗎?農委會預告將開放餵食廚餘的黑水虻,製成的水虻乾(粉),可作為家禽及水產動物的飼料添加物,最快9月下旬就能公告實施,但仍禁止作為豬的飼料添加物,以降低疫病風險。新聞來源: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2021/08/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經篩選木黴菌處理菇類廢棄木屑,開發出本土蔬菜播種及草花專用介質,可取代50%進口泥炭介質,節省40%生產成本;另同樣應用菇類廢棄木屑,經添加羽毛及羽毛分解菌,成功開發羽毛生物堆肥及緩效供肥介質,栽培作物時只需澆水或僅需施用市售即溶肥料,便可生產優質農產品,生產成本較泥...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2021/09/21
嘉義縣水上鄉悠沃農場有12位來自水上鄉木瓜產銷班的班員,平常各自有自己的農務工作,因興趣與理念相同,成立一座以智慧科技導入經營的農場,透過科技和大數據掌握作物狀況,後端的行銷通路有高達70%在超商上架,是生產木瓜的專業團隊,縣長翁章梁21日實地參觀農場運作情形,期許悠沃農場能成為嘉義縣農業典範,將精...新聞來源:Yahoo新聞 2021/09/14
國立嘉義大學積極投入產學合作,食品科學系全新研發的「全齡芝麻蛋白飲」及「柚香膠原露」2項產品,同時榮獲「2021年十大農糧科研加工產品」獎,並將從10月起透過知名通路正式行銷,讓消費者可以享用結合科技與創新的美味農特產品。新聞來源:PChome新聞 2021/09/14
中興大學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聯手,開發國內首款可適用於作物、畜產及水產的益生菌;經3年田間試驗,證實有助於防治植物病害、提升豬雞免疫力與肉品的質與量、增進虱目魚及白蝦的養殖效率。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1/09/13
為了協助生產者以非破壞性方式準確分級,現在已開發出利用聲波、超音波、近紅外光線、植物葉綠素螢光、核磁共振等原理進行測量,再搭配傳統檢測方式,建立相對應糖度、酸度、硬度、成熟度等品質指標的模型,來做為後續非破壞性檢測的依據。新聞來源:Yahoo新聞 2021/09/13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系林翰佳教授和黃志清教授團隊,以草本炭方技術解決動物抗生素濫用問題,榮獲「二○二一臺北生技獎技轉合作銅獎」,是本次獲獎者中,唯一以農業為主題的團隊。新聞來源:非凡新聞 2021/09/03
各行各業都在迎接數位化時代來臨, 就連「農業」也無可避免!現代農夫不只要拿鋤頭,還要懂電腦拿滑鼠,因為在智慧化農業的趨勢下,所有祖先傳承下來的種植經驗,都要轉化成「大數據」變成一個系統化的模組。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21/09/01
村人口老化,缺工嚴重,中央到地方農政單位積極尋求改善,東勢鄉農會與雲林縣青農聯誼會東勢分會昨天舉辦新型大蒜種植機田間示範觀摩會,這幾年嘗試以種植機種蒜的青農蔡福順說,機器種速度快、省時、省人力、省成本,且品質及收益提升。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1/09/01
塑料的使用為人類帶來便利的生活,但因為塑料由單體聚合成堅固且複雜的結構,因此難以被自然分解,長年以來產生難以回收處理的大量塑料廢棄物。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21/08/26
隨著AI人工智慧及區塊鏈在各產業應用快速拓展,經濟部技術處也開啟在農漁產業的創新運用,「智慧國際預認證創新服務」,因具備預先認證的意涵,簡稱beCert(before certification),該服務藉由AI人工智慧及區塊鏈技術,建置認證資料分析引擎,協助農、漁民透過物聯網協助,讓優良MIT產品...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1/08/25
隨著使用微生物製劑的風潮興起,除了政府提供補助,鼓勵更多慣行農民投入友善耕作,各家農藥廠商也早已嗅聞先機,投入大量資金與學術單位合作技轉,以每年平均推出一到兩支新產品的速度,提供農民更多的選擇。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2021/09/14
疫情下,傳統漁業,銷售環境也隨之改變,生鮮電商的發展帶動冷凍水產品、水產加工製品及冷鏈物流設備需求與日俱增,商機看好,外貿協會及貿有公司合辦第七屆「臺灣國際漁業展(TIFSS 2021)」,首度打造全新的線上展覽平臺讓參展商免費使用,在數位科技的輔助下,協助參展商以新的行銷模式,發掘新的客戶及商機。...新聞來源:農糧署 2021/09/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臺灣文旦汁多味美,質量俱佳,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為推廣至海外市場,該署於109年輔導外銷業者試銷日本13公噸,深受當地消費市場好評,成功打開中斷20多年的日本市場,本(110)年再接再厲,預計輸日50公噸以上,首批文旦將於今(13)日裝櫃,可在中秋節前抵達日本,以酸甜滋味...新聞來源:農糧署 2021/09/0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為提升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知名度、拓展外銷市場及因應疫情影響改變咖啡媒合方式,本(110)年度特別輔導台灣咖啡協會、台灣咖啡研究室與國際間推廣精品咖啡的卓越咖啡聯盟(Alliance of Coffee Excellence,簡稱ACE)合作,首次舉辦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 (T...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1/08/31
5月本土COVID-19疫情升溫、防疫警戒升級,農委會推出農業紓困貸款4.0,協助受疫情影響農友度過難關,農業金融局統計至8月27日止,核准紓困新申貸案件1萬9,071件,核貸金額101億元,其中「農家綜合貸款」案件占比達94%,農金局表示,這項貸款是疫情期間農漁民的資金及時雨,用於支應受疫情影響的...新聞來源: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2021/09/21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21)日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在20日通報海地發生非洲豬瘟案例,海地是加勒比海國家繼多明尼加後第2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顯示該疫情已在逐步擴散,對美洲大陸國家的威脅越來越大。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2021/09/20
以往高齡化的農務現場,近期出現不少年輕面孔在巡稻田、為果樹套袋、採收作物等,這些年輕生力軍,是透過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好農無限+」平台找工作,「加了LINE以後,就可以看到附近農場的工作」。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21/09/20
屏東縣蓮霧種植面積占全台7成,銷陸的蓮霧主要以蜜風鈴(又稱子彈蓮霧)為主,屏東主要種植黑珍珠、黑金剛、香水蓮霧,佳冬鄉農會早在3年前推出蓮霧各式加工品,也不斷研發,從蓮霧果乾、蓮霧果粒醬、蓮霧果露到蓮霧雪糕,今年將推出蓮霧冰角等多元產品。新聞來源:台灣好新聞 2021/09/18
彰化是青蔥最重要的產區,產量及產值佔居全國之首。近年因極端氣候影響,深受病蟲害的危害如高溫乾旱易爆發之二點葉蟎或強降雨襲擊所造成之疫病或軟腐病等,皆讓農友的收成大受影響。新聞來源:台灣好新聞 2021/09/16
南投魚池鄉是大葉種紅茶知名產區,魚池鄉農會長期輔導農友茶業升級、協助行銷,為了讓紅茶的收購更透明、客觀,自108年7月舉辦「公開採購」,成效卓著。新聞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21/09/1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協助農(漁)民子女繼續升學就讀高中(職)及大專校院,設有助學金的機制。109學年度第1學期農漁民子女助學金於9月16日開始受理申請,請農(漁)民朋友把握時間,於10月15日前向戶籍所在地基層農(漁)會申請。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2021/09/15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今天宣布,10月起199頭(含)以下豬場禁用廚餘,違規將開罰,估計273場將輔導改用飼料或退場,而退場補助及獎勵金則為史上最優。新聞來源:農糧署 2021/09/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輔導農村酒莊成果亮眼,所產農村美酒品質優異,為歐美各大酒類競賽常勝軍。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21/09/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透過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計畫「推動原鄉環境友善林畜產業多態模式」,協助原民部落社區透過友善飼養動物方式,增加原鄉經濟產值。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21/09/11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建置「台北市物資供應情形專區」,將超商、超市、賣場相關的重要民生必需品庫存狀況及台北市農產品批發交易量價資料,透過儀表板視覺化呈現,讓市民能掌握台北市每日各項民生物資庫存量及農漁畜產品批發交易量、價格及趨勢,避免恐慌性採買囤貨。新聞來源:農傳媒 2021/09/09
農委會農糧署輔導農會設置低溫筒倉收儲公糧,至去年為止,已補助46家農會設置低溫筒倉設備,可儲存公糧容量超過9萬公噸。新聞來源:農糧署 2021/09/0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民國96年推動農產品生產與驗證管理制度,為確保國人健康及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輔導農民透過第三方驗證取得產銷履歷。新聞來源:林務局 2021/09/02
為協助林農在生產與生態的平衡下,兼顧造林並增加經濟收益,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積極輔導發展林下經濟,針對轄區承租國有林林農辦理「林下經濟段木香菇栽培訓練班」。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21/09/01
金門縣農會理事長許玉昭首扮「媒」婆,今天為媒合地區農業蒜頭、牧業肉乾舉辦「黑蒜頭金豬條」發表會,希望透過輔導,推動農產業者交流,將在地的優質農作,搭配加工廠食品專業,擴大地區農產多角經營的能量。新聞來源: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2021/08/31
為協助農友取得氣象與防災相關資訊及宣導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於110年8月31日上午假太麻里地區農會舉辦「農業氣象資訊與番荔枝防災技術暨安全用藥講習會」,現場與會人員反應熱烈,對課程安排均表示肯定。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21/08/31
市場販售的玉米有白、黃、紫多款種類,每款滋味各有不同,除了我們一般的食用玉米,還有分飼料用與加工用的玉米!對此,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高達10款玉米品種,供民眾參考。新聞來源:農糧署 2021/08/31
為提昇學校用餐食米品質,農糧署自今(110)年9月,於全國各縣市(含離島澎湖、金門)推動以通過產銷履歷驗證食米供應學校午餐。學校可用相同的價格,買到產銷履歷食米,價差由政府補貼吸收,學生能吃到有驗證的產銷溯源食材,又不會增加家長負擔。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21/08/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推動農村酒莊轉型觀光,規劃宜蘭、台中與南投3條在地特色的旅遊行程,遊客即日起可透過網路旅遊平台訂購,提供國人在後疫情時代出遊新選擇。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2021/08/29
花蓮縣長徐榛蔚為農友爭取更大的市場曝光度與銷售量,特請農業處協助農友打造品牌形象、瞭解設計美學的重要性,今年除持續辦理「花蓮縣農產包裝及品牌輔導計畫」,於本月28-29日,週末的下午時間,更邀請了國際及設計教父陳俊良老師、般若文創李福源老師,於花蓮的北南兩區,和農友一起進行設計的深度對話。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2021/08/2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與台南市政府於2021年8月27日在台南市玉井區聯興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共同舉辦「聯興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啟動典禮」,該場經過該會業務機關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及台南市政府輔導協助,順利建置農產品初級加工場並於2021年7月取得登記證,為中央地方攜手推動農產品初級加工政策之成果,提...新聞來源:上下游 2021/08/25
越南裔母女非法走私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肉製品來台,國內農政、警政、食藥單位聯合搜查5,321處、送驗54件,送驗結果4件為PCR陽性,其中包含月餅、香腸。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21/08/24
彰化縣田尾鄉農民邱俊誠種非洲菊多年,認為田尾土質肥沃,農業發展性強,於是上網瀏覽有潛力的農產品,看中日本品種「阿露斯」洋香瓜,他集合家族種花經驗,又參加田尾鄉農會專業講座,種阿露斯「一次就上手」,3年種植面積擴大到一甲地,年度總收入破千萬元,已有不少農民打算跟進。新聞來源:水產試驗所 2021/08/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與美國夏威夷大學攜手合作,針對俗稱曼波魚的翻車魨進行觀測研究,歷經五年執行「翻車魨標識放流研究計畫」,運用衛星遙感紀錄技術解析翻車魨族群分布與生態習性,完成全球首度的花紋翻車魨跨赤道觀測記錄。新聞來源: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2021/08/20
葡萄露菌病主要透過雨水飛濺傳播,好發於高溫高濕的環境。可感染葡萄葉片、花穗、果梗及果實等幼嫩組織(病徵可參考附圖),危害輕者收益減少,重者則全無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