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06/13
南瓜食用熱量低,近年大受歡迎。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今天推出南瓜新品種「高雄2號—菊島之樂」,有別於東南亞南瓜多半超過3公斤,「高雄2號」小果多肉一顆僅600公克,「一餐就可吃完一顆」,主打小家庭及單身貴族市場,目前正在技術轉移,最快今年底就可在市面購買。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9/06/06
小麥、蕎麥、紅薏仁號稱「大雅三寶」,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發現台中4號植株高,機器不易採收,且容易掉粒。副研究員廖宜倫使用高產量的台中3號,雜交矮桿的日本奧羽3號,培育「台中5號」新品種,並在大雅張朝棟農友試種,最近薏苡籽實已成熟,將提供農友栽植。新聞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9/06/0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5日舉行溫室洋香瓜「高雄2號-橘后」新品種發表會,澎湖縣長賴峰偉與議長劉陳昭玲連袂出席,對於新品種的香甜可口讚不絕口。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06/05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新品種「萱草花蓮6號」,花瓣是討喜的橘紅色,中間還有紅色條帶,宛如緞帶,十分具有特色。目前花蓮吉安鄉已經栽種一公頃的萱草花蓮1號至5號,開花期間免費開放參觀,成為熱門打卡景點;農委會未來將授權萱草花蓮6號給業者栽種,打造更繽紛的萱草花海。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2019/06/05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長戴順發今天在示範觀摩會中展示新育成的高雄2號洋香瓜「橘后」,這個新品種適合在澎湖春、秋兩季種植,鼓勵瓜農栽種,增加收益。新聞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2019/05/30
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共同引進日本鐵粉披覆稻種技術,改良成適合國內環境的「智慧農業水稻直播體系」,可減少五成以上之育苗費用,並解決傳統直播之困難,為值得推廣之稻作產業新模式。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5/27
農試所除了育種的工作之外,還有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留種,農試所研究人員在玉米田進行留種時,都會遇到嚴重的玉米螟問題,過去都是噴農藥陶斯松,以防止亞洲玉米螟危害,因為這些玉米是留種用而非食用,原本沒什麼問題,不過,農試所研究人員不想再噴農藥防治,因此找上藥毒所幫忙。藥毒所調配了適用的性費洛蒙,大量誘捕成...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5/23
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引進國外約40個高麗菜品種,從中挑出「耐貯運甘藍」品種,冷藏5個月後,無論在炒食、生食或加工,仍有一定水準,23日舉辦試吃,讓許多種苗業者對其品質十分訝異,預計2個月內完成無償授權,最快今年就能買到種子。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6/15
近十幾年,科學家發現了腸道菌相不佳與許多疾病有關,因此如何增加腸道益生菌,成為科學家爭相研究的議題,事實上,腸道健康對於家畜也十分重要,為減少抗生素的使用,近來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研究團隊,積極研究,發現利用複合型芽孢桿菌發酵代謝物能夠強化豬隻腸道疾病之抵抗力,具有替代腸道抗生素的效果。新聞來源:蕃薯藤 2019/06/12
目前臺灣綠蘆筍生產面積僅約575公頃,以露天栽培為主,近年來為因應異常氣候及強降雨天候,設施蘆筍栽培面積也逐年增加,目前設施栽培面積估計約30公頃,主要集中在臺南市將軍區;因蘆筍品質穩定深受國內消費者青睞,將軍區農會更與農民契作,讓蘆筍價格持續穩定,吸引不少農民改耕蘆筍;為了提高分級包裝產能,農糧署...新聞來源:公民新聞 2019/06/10
提高農產附加價值,創造農業新價值!大葉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宋祖瑩連續四年獲台中榮總「榮葉計畫」獎助,帶領學生投入樹豆根的機能驗證與應用開發,去年她觀察到樹豆根酒精萃取物有抑制牙周細菌的能力,展開「樹豆根酒精萃取物之抗齲齒能力評估」計畫,歷時一年的實驗,證實樹豆根具有應用於口腔保健的潛力,過...新聞來源:食力新聞 2019/06/05
農委會陳主委吉仲今2019年5月31日上午陪同蔡總統英文視察臺南市後壁區無人機精準農噴示範觀摩會,並與農民進行座談。無人機農噴示範觀摩會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協調舉辦,並由農委會簡報研發成果,蔡總統對農委會之研發能貼近農民需求,解決農業缺工及施藥暴露風險問題,以科技的方法精準施藥,提升用藥效率,減少...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9/06/04
近年來氣候異常,造成玉荷包產量剩下二成,今年每斤高達二百五十元,農委會鳳山試驗所與高市農業局攜手,首度開發玉荷包網室生產,有助減藥、省工,減少九成病蟲害,推動產業再升級。有意願的農民可以提出申請,將持續推動溫室生產,希望明年產季發揮效用,達到玉荷包穩定產銷。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5/31
以生物資訊技術探勘蔬菜雜交品種間有差異的分子標誌,以建立可自動化分析的分子檢測技術,協助品種鑑別並提升對一代雜交種子純度的控管,幫助種苗銷售更有利。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05/28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昨與技術型高中化工群科中心合辦「農業安全檢測教師研習」,邀請全國包括沙鹿高工等校共35名化工科老師參與,交流熱烈,希望帶動高中化學科與社會議題結合,運用農業檢測新型技術帶入新課綱。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9/05/28
農委會2017年起建置「農業缺工好幫手」APP及「農業人力資源平臺」網站,建立專屬農業相關工作的求職求才管道,提供農民、農場主及農企業等刊登職缺,吸引求職民眾應徵投入農務工作,並透過平臺作為農業人力團的系統化資源管理基礎。農委會表示,今年度將持續擴增平臺網站及APP功能,陸續推出多元化服務,期望能讓...新聞來源:數位時代 2019/05/24
說到區塊鏈技術,加密貨幣是最廣為人知的應用,但透過區塊鏈的分散式資料庫的網路架構基礎,其實能夠應用在各種不同情境的資訊加密應用上。行政院農委會國際處就從2017年開始,透過由奧丁丁集團(OwlTing)所推出的區塊鏈應用服務OwlTing Blockchain Services(簡稱OBS),推動建...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2019/05/23
農村人力缺乏,近年來利用無人機噴藥、施肥的比例逐漸增加。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去年在後壁、新營等8個行政區試辦,面積已有84公頃,未來將逐步推廣,下半年更將開辦專業班訓練無人機飛行手,還向農委會申請「無人機農業災損勘查試辦計畫」,計畫組成全台首創的無人機隊,運用在天然災害的勘查上。新聞來源:公視新聞 2019/05/22
面臨少子化時代,農業人口正逐漸減少,糧食生產供應的需求,可能需要靠科技取代部分人力。台東專科學校今年爭取到前瞻計畫,以物聯網概念結合智慧科技,建置智能溫室、智能雞舍和智能菇舍三個智慧型農業教室和教學,讓學生學習用科技永續經營農業。新聞來源:更生日報 2019/06/17
休閒農業拚經濟!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多家地區農會前往香港參加「2019香港旅展及觀光推廣活動」,推廣台中農業休閒旅遊,其中東勢區農會與香港在地旅行社簽署合作備忘錄,加深雙方旅遊交流,將邀請香港遊客7月到台中參加梨果季及台中購物節,享受採果及購物樂趣。東勢區農會、石岡區農會、太平區農會、軟埤坑休閒農業...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6/12
國產米消費量隨著西洋飲食習慣導入逐年下降,農糧署自106年開始輔導業者使用產銷履歷食材製作蘿蔔糕、芋頭粿,12日再推出全國第一碗產銷履歷碗粿「一粒米碗粿」,將經典米食推上新境界,讓一般民眾在國內100間萬家鄉早餐店、臺北希望廣場等通路就能享受高品質的好滋味。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6/12
2019年台北國際食品展將在6月19至22日舉行,農委會籌組參展的「臺灣館」在世貿一館登場,「臺灣十大魅力」產品及7個主題區特色商品12日提前亮相,有信心今年精選的116家廠商可帶回2億元以上的訂單,讓國際看見臺灣農產品競爭力。「雖然臺灣國土的面積不是很大、產量也不是最多,但我們卻有高競爭力的軟硬實...新聞來源:農糧署 2019/06/0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有關今(6月3日)日媒體報導鳳梨價崩農民心淌血看著它爛,中央政府沒有穩定價格的完善政策一事,完全與事實不符,該署特予澄清。 107/108年期氣候平順,且受暖冬效應,造成本(108)年高屏、雲嘉南及南投等產區鳳梨提早2至3週採收,該署於今年2月即啟動多元行銷措施,包括輔導...新聞來源:農糧署 2019/05/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臺灣鳳梨果肉質地細緻,果心可食,成熟時糖酸比高,滋味酸甜並帶有濃郁香氣,深受國內外市場喜愛,為協助農民鳳梨產銷,該署於108年2月26日即啟動多元行銷措施,透過輔導外銷、收購加工、展售促銷、通路行銷(全聯、家樂福)、國軍副食供應中心與監所團膳採購及企業團購等,截至5月30...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5/28
產、官、學、研連結如何創造商機?2019海洋科技跨校聯合論壇及產學媒合會、人才媒合會28日在中研院盛大展開,吸引150多名養殖與生技業者報名參與。聯合論壇由海洋大學生科系教授林翰佳打頭陣、分享產學研究的經驗,業者代表就飼料需求與動物疾病防治向學者出題,希望不只有新技術、成本也能達到商業化應用。新聞來源:農糧署 2019/05/28
為推廣傳統米食,農委會去年舉辦「臺灣第一碗–最強碗粿爭霸賽」,吸引國內計57家小吃、餐飲業者報名參賽,全國賽得獎碗粿業者於賽後之營業額至少成長2成以上,其中,拿下全國總冠軍的第一碗最強碗粿–富山碗粿,以獨特油蔥香味點綴出軟Q粿體的好滋味,得獎後每天人潮絡繹不絕,經常大排長龍,成功帶動全臺瘋碗粿的風潮...新聞來源:創業新聞 2019/05/27
說到區塊鏈技術,加密貨幣是最廣為人知的應用,但透過區塊鏈的分散式資料庫的網路架構基礎,其實能夠使用在各種不同情境的資訊加密應用上。行政院農委會國際處就從2017年開始,透過由奧丁丁集團(OwlTing)所推出的區塊鏈應用服務OwlTing Blockchain Services(簡稱OBS),推動建...新聞來源:農糧署 2019/05/23
為推動連鎖加盟通路業者使用優質國產農產品及加工品,讓國人在外也能吃到產銷履歷、ISO22000、HACCP驗證把關的國產優質農產品及加工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與農業科技研究院、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5月23日於臺南市東東宴會式場辦理「精選‧優質‧農產品媒合會」-臺南場,積極開拓連鎖加盟業者選用國產...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9/05/23
「臺灣種苗館」今年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將以「耐逆境優良蔬果品種」和「優良蘭花商業品種」作為展覽主軸,多項新開發品種備受期待。主辦單位英富曼台灣(Informa Markets, Taiwan)積極推廣台灣優良種子種苗,連續三屆與農糧署、台灣種苗改進協會與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力邀業者進...新聞來源:大紀元 2019/05/22
台灣生質能源產業前進新南向!22日,工研院與台灣上市生技公司簽署「木質纖維素解聚產醣」技術授權合約,預計今年在馬來西亞建置噸級產醣先導廠,並推動未來萬噸級準商轉廠,估計2022年可創造33.8億元綠色經濟產值。新聞來源:食力新聞 2019/06/17
為促進國產農產品消費及產業加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9年6月14日在臺北西門紅樓廣場辦理第2場「2019年國產農產品手搖飲料系列爭霸賽」–「香醇好茶組」競賽。本次活動經過書面初審,選出10家廠商來現場精心調配各具特色的美味茶飲,經專業評審委員官能品評,及農糧署臉書「鮮享農YA」粉絲專頁的粉絲...新聞來源:食力新聞 2019/06/17
農委會為培育農業優秀人才,2019年6月14日於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記者會宣布,108學年度「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將擴增輔導對象,由原先開辦的11校14班大幅增加至34校91班,參與科別包含漁業科等14科,預計有3,290位入學新生可參加本方案,該會將提供優秀學生職涯探索獎勵金與獎助學金,最高每...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9/06/15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為讓民眾更易於理解,106年起輔導「吉園圃安全蔬果」升級接軌「產銷履歷」制度,吉園圃標章於今年6月15日以後停止使用,農產標章由四章改為三章(有機、產銷履歷、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均經過第三方驗證,為民眾嚴格把關食材安全。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9/06/13
秋行軍蟲竄全台!繼10日確認苗栗通霄發現全台首例秋行軍蟲,農委會昨再確認新增宜蘭頭城、嘉義義竹兩例,且不同於首例是偏食玉米型,新增二例為水稻型,另尚有嘉義、宜蘭、台東、彰化、雲林等五縣市7個通報案例尚待鑑定,未來14天將是防疫關鍵期。新聞來源:農業試驗所 2019/06/12
台灣農業存在著一級生產、二級加工與三級服務,許多農業經營者在轉型的過程中,常常面臨農產品的銷售問題。目前市場理念已從生產導向轉變成需求導向,給消費者想要的,才有機會贏得商機。為輔導農業經營者,農業試驗所推出農業商業模式推廣模組,協助農業經營者瞭解商業模式的運作,並經由學習與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經營的商業...新聞來源:食力新聞 2019/06/11
依據去2018年舉辦的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結論,有4項與食農教育相關,顯見全國各界對於食農教育的重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積極配合執行食農教育相關宣導活動,透過對飲食及農業關懷,認識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等相關知識,以培養國人正確的飲食習慣。新聞來源:農糧署 2019/06/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積極輔導產銷班班員參與產銷履歷驗證制度,除了補助驗證費用3分之2,也加碼推出環境獎勵每年每公頃1萬5千元及批發市場設置專區優先拍賣等措施,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將於本(108)年6月15日後正式與產銷履歷接軌,藉由產銷流程資訊公開、具可追溯性及第三方驗證,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安全等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019/06/05
守護臺灣,愛護山林!每年6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環境日」,今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商周集團,以及法國巴黎保險特別於世界環境日前夕,共同舉辦「共好臺灣‧水保先行」響應活動記者會,跨界邀集民間企業團體共襄盛舉,希望發揮「共好力」,串連政府公部門、學校、家長、老師及民間企業團體,...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6/04
被華盛頓公約列為「二級稀有瀕危植物」的筆筒樹,在台灣近年來遭受萎凋病所苦,族群數量降低,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教授謝清祥,帶領研究生周玉儒以「筆筒樹孢子體無菌生產系統之建立」做為研究主題,成功以綠球體人工繁衍出筆筒樹幼苗,讓筆筒樹復育再現生機。新聞來源:新浪新聞 2019/05/31
端午節慶即將到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特別在本週(6月1日、2日)於臺北花博農民市集《北區農民行銷專區》推出主題活動「粽情端午」,精選最具臺灣味的五大特色粽子及當季優質農產品,滿滿的端午味讓您味蕾一次滿足。此外,為鼓勵民眾和家人共享端午佳節,在主舞台區有限時通關活動及手作麻糬粉贈送活動。北...新聞來源:今日新聞NOWnews 2019/05/30
大北坑休閒農業區以製茶產茶聞名,休區為台灣唯一茶的五種發酵程度都有製作的產地,從不發酵、輕發酵、半發酵、重發酵到全發酵,根據不同茶葉種類將茶葉放到最適合的發酵程度,其中又以東方美人茶聞名,東方美人茶含有大量、豐富的胺基酸,屬於部分發酵茶中顏色最深的一種茶類,有天然的蜂蜜味、熟果香,甘潤香甜,味道極佳...新聞來源:芋傳媒 2019/05/30
曾獲選全國十大經典農村的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休閒農業區,推廣食農教育, 7 月將辦理「青年農stay」農事體驗打工換宿活動,即日起開放大專生報名,體驗不一樣的暑期生活。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2019/05/30
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為了替傳統稻米找尋新契機,以創新思維將區塊鏈技術導入稻米產業,並將農業帶向更有系統化的管理,利用區塊鏈透明,不可逆的特性,為台灣食品安全作嚴格把關,在台灣農業與食品安全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新聞來源:食力新聞 2019/05/30
匯集創新科技動能的「InnoVEX新創特展」於2019年5月2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2019年除了參展規模再創新高,新創參展領域也從高科技、醫療健康領域,拓展到食農創新領域。關注食農科技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啟動台灣第一家食農加速器,協同策略夥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推動的「B2MC Taiwan創業加...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05/29
我國首部有機農業專法「有機農業促進法」明天實施。農委會表示,希望明年有機友善耕作可以達到1萬5000公頃;但也有有機農戶認為,重點不在於鼓勵種植,是要開創通路,否則種這麼多不知道應該賣給誰。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5/28
為了推廣米食文化,農糧署與超商業者合作,推出由去年拿下碗粿爭霸賽總冠軍「富山碗粿」技術指導的「富山冠軍碗粿」,每一碗皆使用29克的秈米台中秈17號,29日起在全台3千多家便利商店銷售,期待透過推廣米食加工品,讓台灣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能重回50公斤以上。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9/05/27
全球首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27日在嘉義市開幕,來自各國27個文化與水環境國際組織約200人來臺參加,從水務、水景、水道、水力及水觀等5大主題探討各國的水利文化治理經驗,ICOMOS荷蘭國家委員會副主席Diederik Six爵士提倡水與文化連結,變成資產更利於治理。新聞來源:上下游News&Market 2019/05/27
農產加工有助提升農民收入,但農民擔憂成本效益,不敢貿然投資。農委會力推小農初級加工之際,率先在本月陸續啟用農產加值打樣中心、農產加工整合服務中心。比照日本宮崎縣模式,由政府提供加工設備、技術、並輔導農民衛生安全規範,農民可先嘗試打樣再做後續市場評估,要讓農產加工在各地百花齊放。新聞來源:民視新聞 2019/05/23
農業金庫在今天(23日)舉辦一年一度的農產品特賣會,不少小農大清早就來擺攤,在地小農表示,受到農業金庫的輔導,加上貸款支持,給了農漁民很大幫助,再加上有了產銷履歷、QRCODE等,提高產品能見度,也讓小農收入更穩定!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05/23
一年一度「新北好茶春季包種茶」評鑑結果出爐,坪林區茶農陳源德擊敗眾多好手,勇奪特等獎殊榮,新北市農業局表示,6月1日將在坪林茶葉博物館旁拍賣「百萬冠軍茶」,預計拍賣10斤「特等獎」新北好茶,為農友的辛勞打氣。新聞來源:農傳媒 2019/05/22
中原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團隊,今年7月要與卓蘭鎮公所合作推出「卓然果園」,希望藉由品牌,讓更多民眾認識卓蘭水果,增加農民收益外,也回饋當地學校。中原大學團隊3年前與卓蘭鎮雙連社區推動雙連梨品牌,透過中原大學建立的品牌形象、提升產品銷售利益,提撥部分盈餘給小學,讓當地國小有更多的資源可利用,引發...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9/05/2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年3月,台灣三星總經理率領三星員工來到宜蘭,擔任稻田認養計畫一日志工,並邀請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孩童一齊參與,眾人穿著雨衣、手拉著手,插下由「星美好獎助學金」受益學童巫方濟設計的彩繪稻田秧苗,傳達對在地農業及弱勢孩童的「星關懷」!事隔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