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9 期 2022/06/30發佈
More+
養殖魚類攝食水面動態影像辨識技術
 張致銜、翁進興
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在臺灣水產養殖重要魚種中,石斑、黃鱲鰺(紅衫)、海鱺等魚種養殖資本投入與管理風險高、且生產週期相對較長,需要面對飼料、人力與設備成本、經驗累積傳承以及災害風險應變等問題,其中餌飼料的投餵控制更為養殖作業中最重要的環節。水產養殖大多採人工投餵餌飼料或飼料機投餵,僅憑肉眼觀察與過往經驗主觀判斷魚隻飽食狀況,較無具體量化數據做為是否繼續投餵依據,因此容易造成投餵過量餌飼料浪費成本,也間接讓沒吃完的餌飼料汙染養殖環境,影響魚隻健康甚或破壞生態等問題。
      過去研究指出,水產養殖成本與利潤結構中,餌飼料成本約佔四至六成,是為最主要的生產成本。而陸上魚塭養殖之餌飼料成本亦為生產過程中主要的支出,以石斑養殖產業為例,其中餌飼料成本亦為影響獲利變動的主要原因,故若要提高經營獲利能力,如何降低飼料成本即為主要考量因素。如此,若能減少餌飼料的浪費除了可以降低養殖環境污染,保持魚體的健康外,更可降低整體生產成本增加利潤。
      本技術主要應用箱網養殖魚種(黃鱲鰺、石斑魚等),目標為解決箱網養殖餌飼料投餵量控制面臨問題所設計,針對養殖魚群攝食時之水面水花動態進行監測,目的為紀錄魚群攝食活動力與飼料消耗情形,以便提供量化數值做為餵食停止時機參考。若能長期數據累積,並導入智慧化分析輔助決策,即可給予現場人員飼料投餵依據,甚或結合自動化投餵裝置以達到最佳化餌料投餵控制量,邁向精準養殖之目標。
圖1. 技術流程圖
      主要技術流程如圖1所示,在箱網養殖環境中運用高解析防水鏡頭拍攝魚群攝食動態影像(如圖2),並擷取影像進行水面水花影像分析,並將分析結果於後端資料庫儲存,運用「水花偵測演算法」將進行演算,計算水花動態類型(分布範圍及大小)並將其值量化計算動量數值(motion index),最後將量化的數值對應到水花型態量級活動力數值(包含無、小、中、大,共四種等級,如圖3),由此辨識判斷活動力(activity)大小。水花判定以分離白色水花與非浪花區域為演算法開發方向,白色愈多即代表攝食動態愈激烈。經影像處理後的數據,會動態同步將數據儲存至資料庫,也將數據顯示於UI介面回饋給使用者,整體流程結束後,將再匯出文件檔紀錄辨識結果。完整建構可量化之魚群攝食動態影像監測模組技術架構如圖4,並用於魚群水面活動力影像自動化分析,魚群水面攝食動態監控,將可進一步降低飼料用量與人力等生產成本。
圖2. 攝影機架設與飼料投餵示意圖
圖3. 水面攝食水花型態量級圖
圖4. 養殖魚類攝食水面動態影像辨識技術_示意圖
      展望未來技術純熟後,將可應用於箱網養殖魚類動態辨識,進一步更可調整應用在陸上魚塭、室內養殖等不同養殖場域環境,藉由生物動態影像辨識技術,將生物活動力量值化即時提供現場人員作為決策依據,進而可減少人為操作造成之養殖生物損傷與資源浪費,降低餌飼料用量生產成本,未來可衍生應用於其他高附加價值養殖產業,進一步增加整體養殖生產效益。
技轉公告
公告日期:2021/03/15
研究單位:水試所
適用產業:水產養殖業、箱網養殖業
技術領域:設備資材
授權方式:非專屬
授權地區:台灣地區
授權年限:3
公告內容
一、技術內容:以本技術數位化辨識紀錄魚群攝食活動力與飼料消耗情形,提供影像量化數值做為餵食停止時機輔助決策,進而降低飼料成本。
二、授權對象:未限定資格或條件(不含外國、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之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於我國管轄區域內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者)。
三、授權方式:本案為非專屬授權,付款方式依合約內容規定。
四、授權生產地區:限我國管轄地區內,銷售出口地區不限。
五、授權金:新臺幣20萬元,營業稅5%另計。
六、權利金:不收取。
七、申請期間:自公告日起1年內,逾申請期間始提出申請者,水試所保有受理與否之決定權。
八、申請方式:申請業者需檢附下列文件,向本所提出申請,並與水試所簽訂合約後據以實施。
(一)業者基本資料表。
(二)技術移轉意願書。
(三)公司合法設立登記證明文件影本。
(四)最近一期公司納稅證明影本(一年內之新設公司免附)。
(五)農漁民團體或繁養殖戶免附(三)及(四)款所需文件。
相關新聞
水試所研發水下殘餌監控系統 餌料成本最高省10%
智慧科技導入養殖漁業
相關網站
技術諮詢服務

若您對TATM網站上或電子報的技轉技術感興趣,請來信聯絡,我們將有專人協助回答,若需更深入了解技術內容,也會安排您與相關技術研究人員直接洽談。

填寫諮詢問題
意見箱 取消訂閱

Taiwan Agriculture TechnoMart(TA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竹市香山區大湖路51巷1號|電話:03-51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