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牡蠣人工蚵串生產技術」非專屬授權相關注意事項。
技術說明
牡蠣是台灣極重要的經濟性貝類。台灣牡蠣養殖歷史悠久,產值與產量均名列國內貝類生產前茅,2000-2009年平均產量2.6萬公噸,平均產值28.4億。2000-2009年平均面積維持在11912公頃,以嘉義縣、台南縣市、雲林縣與彰化縣為主要產區。相關產業包括蚵串製造、蚵苗買賣、剝殼勞工、採收勞工、廢殼處理等,因此與漁村的經濟活動息息相關。而近幾年興起的節能減碳議題,由於貝類貝殼形成過程中具有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增加這個產業對人類的重要性。
台灣牡蠣產業產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附苗業、中間育苗業與養成業。其中附苗業是牡蠣產業的基礎,但卻面臨許多問題,如西部海域污染、沿海海埔地與工業區開發、附苗區漂沙問題、颱風造成災害、成長不均或是變慢等,以致天然蚵串的生產並不穩定,因此影響後續養成業的發展。因此,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近幾年來逐步發展牡蠣的人工附苗技術,亦可稱為人工蚵串生產技術,以期解決天然附苗業所面臨問題。
人工蚵串生產技術包括微藻培養、種貝自然誘導產卵技術、幼生育苗技術、蚵串附苗技術等,可以穩定生產人工蚵串。另,由於人工蚵串可以在不同季節進行,可增加全年的放養頻率以增加收入,穩定牡蠣生產。
公告內容
公告事項:
一、技術名稱:「牡蠣人工蚵串生產技術」。
二、技術內容:包括微藻量產、牡蠣誘導自然產卵、牡蠣幼生育苗與牡蠣人工蚵串附苗等技術。利用40噸育苗池可供幼生玉苗以生產約3,000條18殼的人工蚵串(每殼約50-100隻苗)(詳附件一)。
三、廠商資格:中華民國境內合法登記或設立之公司、人民團體或繁養殖戶等。
四、授權方式:本案為非專屬授權,付款方式依合約規定。
五、授權地區:限臺灣地區。
五、授權年限:5年。
六、授權金:新台幣77萬元整(須外加營業稅)。
七、衍生利益金:每年3.2萬元整(須外加營業稅)。
八、申請期間:自公告日起開始受理。
九、申請方式:申請業者需檢附下列文件,向本所提出申請,並與本所簽訂合約後據以實施。
(一)業者基本資料表(詳附件二)。
(二)技術授權意願書(詳附件三)。
(三)公司合法設立登記證明文件影本。
(四)最近一期公司納稅證明影本(一年內之新設公司免附)。
(五)農漁民團體或繁養殖戶免附(三)及(四)款所需文件。